顯示包含「育兒經驗」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育兒經驗」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9/09/19

156. 戲劇課玩自覺遊戲

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天上中一戲劇課情況。這兩年年初課節,趁熱身環節,兼要教點形體動作和創意,就來個自覺(Self-Realization)遊戲。去年先完成了同事事先擬定的活動,玩以肢體動作把小種子變大樹的形態用20秒呈現。由抱膝蹲下到雙手張開站立。兩次速度不同。當學生掌握了,我就脫離原有軌道,玩我的自覺遊戲。今年直接單刀直入,先要求學生坐好( 體育界術語90-90姿勢),掌心向上,合上眼,然後叫他們只用心來想這粒種子由尾龍骨開始生長,再刺穿頭頂,開花結果。然後問誰感受到,或只單單能想像到樹木穿越頭頂,開花結果的。問完,再做一次,不過這次想像有水柱從脊骨底部升上來,穿透頭頂,然後給變成一個噴泉,最後灑下泉水。再問他們,誰可以感受到,或只單單能想像到噴泉的。結果,只能驚嘆這些小孩子的靈性和緣份。sahaja yoga art的圖片搜尋結果
去年有些孩子說,感受到種子生長時像在打圈的上升,有個感到腰部很涼,有人感應到泉水灑下令手掌濕透,有人感到大樹或泉水升上來時太粗大,把頭擠滿了,今年很多人感受到樹蔭下的清涼,或泉水在灑在水掌的清涼和濕潤,或聽到水聲、大自然雀鳥聲……


補充一下,習作部分也要學生寫一些形體動作的描述,我就可以更順利切入,銜接自覺遊戲時要他們留意我怎樣指示手腳怎樣放,腰頸怎樣放等等。天意。感恩。

Jay Shri Mataji !


2009/06/26

132. 體貼初生寶寶


少許經驗分享:

(1) 所有用品,尤其貼身或入口的盡量用天然物料,如衣料用綿/羊毛/絲 (好過化學纖維),食具用玻璃 /不锈鋼/木/竹等 (好過塑膠)等等……
看這篇<<塑料盒遇高溫釋放毒物?須關注盒底數字標示>>來源:《信息時報》;引述於<<人民網>> 繁体版‧2008年06月10日http://health.people.com.cn/BIG5/14740/22121/7358013.html 正是這原因,兩個兒子嬰孩時的奶瓶,我們找得辛苦也要找玻璃的,另食具都避免用塑膠,也同一理由。


(2) 另,嬰兒建立安全感很重要,要感到從父母而來的關懷 (而非溺愛)就夠,可不時按他/她心輪來說話; 大一點可站立時可讓他不時依偎你的腿等等,等等; 抱,要適可而止,否則適得其反;抱得太多,後遺症是孩子的 "自我" 會越來越大,尤其時他慢慢的哭聲帶點要脅味道時,已經太遲。到時你頭痕啦。小心為上。

2009/04/07

121.小孩中水銀毒的最大原因竟是一些疫苖

引自 20090406-信報 (顧小培的醫學專欄)

節錄:

原來「注意力不集中」,是不少小孩子的「病態」。有一個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ency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是一種在兒童期很常見的精神失調,有三類病徵,除了注意力散渙,舉止也會過度活躍,再者,沉不住氣,處事及性情均十分 衝動。 為什麼會有這種病症?從生理方面看,是小孩神經系統的發展被破壞了,可能的罪魁禍首之一是水銀。在機制上,神經的的表面須有保護,因 此有「絕緣體」神經髓磷脂(Myelin)包裹着,水銀能干擾神經髓磷脂的合成(Crit. Rev. Toxicol., Vol. 36, pp.609-662)。水銀亦能干擾身體將腎上腺素(Epinephrine)代謝的能力,以致產生多汗症(Hyperhidrosis);心律過快 (Tachycardia);多唾液症(Ptyalism);肌無力(Hypotonia)及情緒反覆等失調現象。營養師一般建議少吃深海魚類,以減少誤 中水銀毒之虞。小孩子吃得簡單,何以會中招?原來小孩中水銀毒的最大原因,竟是一些疫苖。疫苗中有所謂「三合一」者,叫DTP,包括Diphtheria 白喉、Tetanus破傷風及Pertussis百日咳,還有乙型肝炎的疫苗,都有人用一種防腐劑,內含50%水銀,叫Thimerosal。一些小孩在 出生後首六個月內,有分量高達187.5微克的水銀注射進身體(Pediatrics, Vol. 107, pp.1147-1154)。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的分析,Thimerosal與注意力不集中(Attention Deficit)有直接因果關係(MOI. Psychiat., Vol. 7, pp.S42-S43)。


[ 顧小培博士,從事免疫新藥研究及生物科技研究等工作多年 ] 顧 小 培 博 士 於 1974 年 往 美 國 華 盛 頓 州 立 大 學 念 書 , 專 攻 細 菌 學 , 先 後 獲 學 士 及 碩 士 學 位 , 1978-1982 年 在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做 免 疫 研 究 , 獲 博 士 學 位 。 曾 受 聘 於 羅 氏 藥 廠 ( Hoffmann La Roche ) , 出 任 Senior Scientist 。 1985 年 轉 職 淘 氏 化 工 屬 下 的 Merrell Dow 藥 廠 負 責 免 疫 新 藥 研 究 。 其 後 , 發 現 低 密 度 脂 肪 蛋 白 引 起 血 管 硬 化 的 原 因 , 提 出 細 胞 素 理 論 ( Cytokine Hypothesis ) 及 發 現 抗 氧 化 劑 的 消 炎 作 用 。 1993 年 任 職 於 Vertex Pharmaceuticals 負 責 生 物 科 技 研 究 , 研 究 範 圍 由 白 介 素 至 各 種 激 酶 , 涉 及 的 疾 病 遍 及 中 風 、 糖 尿 病 、 癌 症 、 肝 硬 化 、 肺 病 、 關 節 炎 等 。 曾 獲 14 項 專 利 , 有 數 十 篇 研 究 論 文 刊 於 專 業 學 報 中 。 近 年 對 中 藥 尤 其 有 興 趣 , 多 次 與 北 京 中 醫 研 究 院 、 北 京 西 苑 醫 院 作 專 門 學 術 交 流 。 顧 博 士 在 2003 年 11 月 開 始 在 《 信 報 》 撰 寫 《 康 和 健 》 專 欄 , 曾 出 版 《 道 正 人 康 》 、 《 益 智 養 和 》 、 《 行 潔 身 健 》 、 《 持 營 保 泰 . 健 康 飲 食 88 個 智 慧 》 及 《 吃 出 生 機   補 健 飲 食 88 個 智 慧 》 等 五 本 著 作 。

2008/12/04

106. 新聞透視打防疫針的特輯令人失望

上兩週提到, TVB要拍一輯新聞透視揭露疫苗問題。終於面世,可到 TVB 網頁http://tv.tvb.com/news/newsmagazine/5731 觀看 ;
或 用youtube 版本:

新聞透視 該打則打 
1/3 http://hk.youtube.com/watch?v=oP1T6FojQvUatch?v=oP1T6FojQvUatch?v=oP1T6FojQvU  
2/3 http://hk.youtube.com/watch?v=UZl6B4LYNDE
 3/3 http://hk.youtube.com/watch?v=PG0q4wsiNIE
大家看後有何回應 ?

昨晚看了TVB 網頁上的全輯錄影,小弟要回應幾句。
1.事前無線電視"星期二檔案"的記者說:現正製作一輯有關疫苗的電視節目, 探討當中的利與弊。留言在我的BLOG說 ”從閣下網誌得知, 您一直是支持自然療法的家長, 不主張也不會帶小孩去接種疫苗。 我們很希望能邀請您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和看法, 不知您意下如何?” 不過,老婆交帶落所以無啋佢(香港記者和傳媒領教得多,怕怕!)……所以,鏡頭裡的家庭,不是本人 。我個大仔已中二,其實本來更有說服力,但沒有興趣再領教他們的採訪把戲。

2。 這一輯再叫人失望。香港記者已中了所謂「平衡報導」的毒,加上主動向建制傾斜,全片97%為該打針而舖陳,基本上是西醫老調,你甚至可以視為免費為疫苗生產商和政府做推廣。這就是自視為專業水平甚高的香港傳媒的風格。


3。 對比香港電台的「牛奶有無益」,到頭來水準差了一竟大截。所以,扯遠一點,公營廣播機構 (相對於私營牟利為主的機構 ) 的存在價值,立竿見影。


4。 片中提到的自閉症風險,其實永遠都不會給證實出來,否則整個醫療建制會崩潰。 我每天要見青少年,發現最可怕的風險反而是過度活躍症的問題。現在已到了越來越多到應接不暇、令人討厭的田地。這個關連更難證明,而且是溫水煮蛙一般,一年比一年多少許,持續上升,漸漸大家習以為常,以為越來越多這些有「少少問題」的兒童不是問題。 之前我曾在名校任教,常見西醫的子女每每是 (不是百分百) 最多病患的,尤其哮喘、敏感。這點已離題,但要說,見得多又怎會再相信呢 ?

+ + + + + + + + +

+可參考上兩星期拙作(內裡也引用了黃偉德的文章 ):新聞透視揭露疫苗問題(本週六晚)

2008/11/20

105.新聞透視揭露疫苗問題(本週六晚)

本週六( 22/11/2008 )晚上無線電視 "新聞透視" 將播出疫苗專題。本來小弟都係受訪者之一,但種種原因,還是留給專家和其他人來講更好。不過,在商業社會,尤其是現今銅臭味濃得化不開的世代,假理橫行之秋,又有多少人聽得入耳 ?

無論如何,繼香港電台「牛奶有無益」之後,其他傳媒陸續一點點的幫忙揭露種種「不方便的真相」。遲到好過無到。等着瞧吧。

我兩個兒子,一支針都無打過 ! 有如此「guts」,就是因為 : "知識就是力量 !"

記者啊!記者!人民等待你們用良心來發聲。



以下原載: 黃偉德自然醫學中心
Blog 2008.11.12 全文照錄 (http://ardenwong.com/blog/archives/501 ) :

( 本星期六 11月22日晚上七時,無線電視 新聞透視將播出疫苗專題,會訪問我和一個不打針的家庭,值得大家一看。 以下是我為綠田園 稻草人雜誌撰寫的專欄文章。)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前首席疫苗監控官、病毒研究專家 Dr J. Anthony Morris: 「有豐富證據表示,兒童疫苗是弊多於利。」
「沒有證據發現,流感疫苗發展至今,有任何效用預防或紓減流感。生產商知道那些疫苗毫無價值,但他們仍然繼續去銷售疫苗。」

* * * * * * * * *

又是政府、西醫苦口婆心叫大家打流感疫苗的時候,總叫我憂心又氣結。 市民又誠惶誠恐去打針了。但究竟他們打了進去的是甚麼?

疫苗針的典型成份有:水銀、鋁、甲醛、酚、抗生素、乙二醇、滅活病菌/病毒,一堆平常我們都不可能會想吃的東西。為甚麼醫生會叫我們把這堆東西打到血液裡面? 更尤其是老弱幼少?
人體正常感染疾病,是經過呼吸道(鼻腔、喉嚨、氣管、肺),或胃腸道(口腔、食道、肺、腸),沒有是經過注射直接入血的。正常情況下受感染,免疫蛋白A 是這一線防禦系統,完成任務就可以恢復正常。但疫苗注射把滅活的病菌或病毒,為怕效力不夠而加上的免疫助劑和防腐劑 (水銀、鋁、酚、甲醛、抗生素、乙二醇等) 注射到血液裡,卻會永久地留在身體組織內,持續使腦部的免疫系統持續處於緊張狀態、釋放游離基,持續的破壞腦組織,造成語言障礙、行為異常、思維障礙、性情變化。同時,腦袋以外的正常免疫功能則下降了。

當我看到兒童病患,知道他們甚少發燒時,是絕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免疫機功欠佳,遇到病菌或病毒也不懂反擊。不會發燒者,取而代之,輕者是長期易患鼻敏感、中耳炎、濕疹、哮喘,更重者是難以專注、性情暴躁難以自控,甚至是自閉或發展遲緩。疫苗注射後沒有發燒或任何反應,更常是不祥之兆,免疫機能已不懂反應。

腦神經專家發現,疫苗注射中的成份,會通過血腦屏障,破壞腦袋,使腦袋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釋放游離基,破壞腦組織。疫苗注射談跟自閉症、專注力缺乏症、過度活躍症、發展遲緩的關連,是近年世界各地父母、醫學非常關注的課題。免疫學家Dr Hugh Fudenberg 發現,連續五年注射流感疫苗的成年人,患老年癡呆症的機會上升十倍,指與疫苗中的水銀、鋁有關,增加腦部的刺激神經毒素 (excitotoxin)。

美國政府有疫苗不良反應匯報系統 ( 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 System ),網站上記錄了十多年來的記錄。稍花點時到網上找找,採用vaccination risks, vaccination dangers, immunization awareness, immunization adverse reactions 等字搜尋,即可見到大量的討論。時至今日,政府還愚昧的以為市民只會盲信政府和醫生,以為疫苗注射的風險,就只是紅腫、輕微發燒而已,更嚴重的免疫力下降、自閉、發展遲緩、腦創傷等,何以本地醫生卻鮮有提及?

有人會問:現代人的傳染病,不是由發明疫苗而大降嗎? 英國科學協進會指出1850-1940年間,英國的兒童疾病下降了90%,同期社會及個人衛生習慣改善為主因,而強制性疫苗計劃尚未出現。美國於 1911~35年間,四大致命的兒童傳染病為白喉、百日咳、麻疹、猩紅熱,至1945年時,死亡率已下降95%,早於大規模疫苗注射措施出現。 大規模疫苗計劃施行以後,這些傳染病的下降率並沒有增加。

皇帝的新衣:原來疫苗注射預防疾病之說法,從來沒有得到驗証。

醫學史家的共識:所有傳染病都有自然周期的上升與下降,社會環境衛生改善 (排污設施、個人衛生等),加上食物營養充足體質進步,才是現代社會的傳染病下降的主因,主要疾病類型由傳染病轉變到各類慢性病、退化性疾病。現代醫藥和疫苗,對人類健康沒有甚麼貢獻。

事實上,幼兒、長者,原來免疫力弱的,正是最不堪疫苗創傷的,他們最易產生強烈不良反應。
大家要真正的預防疾病,還是回歸健康的基本元素:自然的飲食和水,充足的陽光、運動和休息的平衡、新鮮的空氣,還有正向、樂觀的心靈。

每當大家逛藥房、健康食品店、超市,不難看到各式藥片、藥水,報張雜誌上則充滿疾病的介紹,藥廠會不停地找尋你需要接受疫苗去預防的疾病,政府、公共衛生節目會詳列種種疾病的症狀詳情,各類醫藥廣告的槍林彈雨,都是集體的疾病催眠,製造恐懼,使意志軟弱者不難去真正病倒。

由心靈的觀點,真正的預防,是信任自己的身體,深信自己的健康。

(本文將載於 綠田園基金《稻草人》雜誌)

參考:
Australian Vaccination NetworkVaccination Risk Awareness Network (Canada)Whale Vaccine Website (US)
相關拙作:
順勢療法治流感疫潮曾建奇功

2008/09/22

98.何只毒奶不應喝

昨天下水練船前隊友們談到近日三聚氰胺事件,一個隊友說:「早在《奶粉醜聞》一書裡就有提三聚氰胺啦。」《奶粉醜聞》是香港綠運先驅周兆祥1983年的作品。是香港「反牛奶運動」的啟蒙作品。

這兩年自己都寫過不少這問題,常說: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但能聽得懂,聽得入耳的人不多。半年前,在書展中看到一本台灣新書《牛奶,謊言與內幕》 (翻譯自法文),內容是我見過最全面的一本,立即買下。當時想,準備隨時送人參考,講多無謂。到這星期毒奶事件爆發,才有時間和心情拿出來閱讀。這兩天讀完三分一,急不及待為有家介紹。這書是為人父母者必看、關心自己健康的人心看、醫護人員必看、教師必看的上等好書。2007年尾出中文版時沒有引起預期的轟動,是華人社會的悲哀。今天毒奶事件出現,可能才是更好時機。
這書從歷史、產品成分、病理學數據、行銷學、政治手段等等不同角度全盤了解牛奶的真相。看後你或許仍會偶爾加點牛奶進飲料作生活調劑,但很可能跟我20年前已開始改變一樣,不會再大口大口的灌,也不會再盲目愚蠢的以為你的寶寶要灌牛奶才會健康。單看幾篇華人撰文推薦的代序已夠你明白自己被人蒙騙多年是多麼可憐可笑。其實,這問題也可幫忙大眾了解現代「行銷術」的威力和可怕之處。對於幫助明瞭好像萬聖夜等如何突然流行等等也有幫助。記住,謊話講一百次就很大機會變成大眾心目中的真理。這就是行銷術的金科玉律,這就是現代假理橫行的原因之一。
今天在大陸一網站看了一位在北京某大乳品業工作過的人爆料看看牛奶是如何真假難分,假多真少,你就明白,牛奶是不折不扣的商品,而且,是黑心企業的禍心。( 自己慢慢看啦:http://bbs.cqzg.cn/thread-661579-1-1.html )
* * * * * * * *
《牛奶,謊言與內幕》
出版: 商周系列: 商周養生館出版日期: 2007/11/01 頁數: 288 國際書號: 9789861249421

希望不要對大家的頭腦心志衝擊過大。(內容介紹全都引自此書中,同時也是網上書店購買網站會引用的)
作者簡介 :蒂埃里.蘇卡(Thierry Souccar)  法國知名科學線記者,《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周刊「健康新知」專欄主編,長期為《科學與未來》(Sciences et Avenir)月刊撰述與健康和營養議題相關的論文,也是「美國營養學院」的會員之一。
譯者簡介: 陳懿禎  靜宜大學英文系畢業,曾經任職幾家法國公司,目前在上海工作。

內容簡介:
牛奶,真的能讓你喝出一身病!沒錯,牛奶能讓你在三十歲達到骨密度的高峰,代價卻是中老年以後骨質多孔的風險!喝牛奶就像替細胞安裝了加速器,它讓你長得高又壯,卻同時加速腫瘤的生長!是誰綁架了你的健康,你還能裝作不知道嗎?這本大爆食品工業內幕的書將會使你大開眼界!作者鎖定農產食品市場區塊最大種類──乳製品,大膽挑戰揭露這個龐大產業試圖隱瞞的內幕。這 本書包含科學證據和國際級的好資料,很難找到漏洞來攻擊作者的論點。在書中將能了解到,由於過量攝取牛奶中生長因子所產生的全部壞處,甚至會看到過量攝取 乳製品可能會讓骨質疏鬆症的病情更嚴重。作者以研究作為支持,披露乳品工業和營養學論述是如何運用一些錯誤的觀念誘導大眾購買越來越多的牛奶。然而,究竟 牛奶的營養價值到底為何?是否真的喝越多越好?這本書也將從正反兩方的研究數據,告訴大家真相。作者意圖不在於告訴大家不要喝牛奶,而是 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牛奶工業的行銷手段,這個強大的牛奶遊說團如何說服官方,創造普遍認為牛奶是營養飲料的迷思。在知道牛奶真相之後,你可以因它的美味選擇 喝它,但絕不要因為是被規定。況且,過量攝取牛奶反而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糖尿病、前列腺癌的機率。這些引發各種疾病的事實,對於必須愛惜身體健康的我 們,也是不得不注意的。本書最後也從最新的科學文獻取材,提出另一種營養配方,讓大家不用猛灌牛奶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和其他文明病。作者對於牛奶工業歷史引人入勝的撰寫,以及對牛奶引發疾病始末的描述,精采好讀,注重健康飲食的你我一定不可錯過!
【各界名醫.鄭重推薦】◎自然醫學博士 王宥驊醫師◎癌症權威、暢銷書作家 姜淑惠醫師◎自然醫學研究會長 江晃榮博士◎腦科權威、抗癌名醫 許達夫醫師◎風車女性健康管理機構董事 莊靜芬醫師◎全球華人防癌長鏈倡導人 梅襄陽醫師


以下是幾篇代序及推薦文章:

我們都中了牛奶信念的毒
亨利.日瓦(Henri Joyeux)──蒙貝利耶醫學院 外科-腫瘤醫學專家
  這本書對大眾健康只有益處!即使作者在開場白時表明這是一本違法書。他是走在時代的前端,這本書包含了科學證據和國際級的好資料,很難找到漏洞來攻擊作者的論點。所以,把書從頭到尾看完吧。昔日牛奶愛用者的作者,在獲得大量的科學知識後,就完全明瞭了。
  衷心期望「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AESA)終將朝著保護消費者而非企業家的方向提出建議。但大量的乳品工業也牽連進來時,我們知道要做到這一點可能比登天還難。
  我們都中了牛奶信念的毒——這裡指的是所有的乳製品。國際性的牛奶遊說團企圖讓所有文明人類有一致的飲食習慣,而在這場全球化效應中,他們極盡所能用一些不實或扭曲的論點,想要創造一個牛奶的民族及龐大的牛奶信仰,例如他們常說:「這是能讓你擁有細緻膚質的優格,另一種讓你苗條……」
  醫界也中了鈣質的毒。有人使他們相信缺少牛奶製品,幾乎不可能維持生命。所有藉著電視、教師、記者,和每天一杯牛奶、一片乳酪和兩罐優格的乳糖教授的集體促銷手法,都是一種欺騙。這個由廣告業創造出來的「科學家」(乳糖教授)說明牛奶不是給小牛,而是給人類喝的!幸好還沒把母奶保留給小牛喝。
  乳糖教授忽略了母奶內含有七種生長因子,可以讓嬰兒的體重在第一年增加五公斤,但至於發展中樞(腦)和周邊(脊髓)神經,在一年中要長好這些組織,真是太天真了。真是胡扯。
  小牛一歲時的體重比起出生時增加了一百五十公斤,因為牛奶中含有三種成長因子:IGF 、TGF和 EGF,可以幫助發展小牛的皮膚、骨骼和肌肉,但是牠的腦子還是跟他出生時一樣呆。
  這本好書應該會非常暢銷,在書中你們會了解到,由於過量攝取牛奶中生長因子所產生的全部壞處:從過重到肥胖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乳癌和前列腺癌罹患率增高、過敏反應、耳鼻喉堵塞、消化性問題,罹患影響神經系統、皮膚、小腸或結腸還有關節的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你們甚至會看到過量攝取乳製品可能會讓骨質疏鬆症的病情更嚴重。
  牛奶內還有雌激素和黃體酮,這是因為擠奶時正值母牛的懷孕期,是血液和牛奶中賀爾蒙分泌量最高的時候。再加上避孕藥或是治療更年期症狀賀爾蒙療法(法國稱為THS),於是賀爾蒙的量威脅著乳房健康。而生長因子導致罹患前列腺癌的男性數量也增加了。在我們的癌症診斷可以看到夫妻雙雙罹癌的例子,太太得到乳癌,先生則是在幾年後得到前列腺癌。
  至今沒有證據支持動物的奶是最好的鈣質來源。人體器官從動物奶類的鈣質吸收率最高為30%到35%,大量攝取新鮮蔬菜或以小火蒸熟的蔬菜可以吸收到的植物性鈣質來源則有兩倍多,達到70%。新鮮沙丁魚、杏仁、新鮮香芹、綠橄欖、蝦、核桃和榛果、蒲公英、水田芥、無花果乾、蛋黃等,這些都是最有機的鈣質來源。我們完全可以在不食用過量乳製品的同時吸收到鈣質。
  當然,也別忘了我們的洛克福乳酪(有機產品含有較高量的鈣質)和有機羊奶小乳酪,它們平均含有兩倍多的重要脂肪酸om?ga-3,是神經系統功能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最後,我們知道多虧了太陽的作用,皮膚製造的維生素D大量參與鈣質吸收和骨化作用的過程。法國南部一點都不缺維生素D!從今天起,我們可以確定沒有重要的科學證據證明為了身體健康我們必須每天攝取三到四份乳製品。所有在公共衛生上經歷的調查也指出相反的結論。不需要再等到新的數據出來,否則就太晚了。回到每天最多一或二份乳製品吧。
  有什麼比傳達公共衛生訊息這件事更困難的?即使在最初證據就已經非常清楚,相關衛生當局還是要花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才下令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而提倡母奶哺乳,這個不需要錢,又能保證嬰兒和母親的健康的方法,很明顯地違背牛奶遊說團的主張。此外這本書提到的歷史部分也非常引人入勝。
送一本給你的醫生,他會把你照顧得更好!

是時候打破牛奶神話了!
文/王宥驊 (自然醫學博士http://blog.pixnet.net/drwang
長期以來牛奶廠商結合了西方醫學以及媒體,創造出了牛奶神話。他們找來了明星和名人來代言,每個人的唇上都長了白亮亮的牛奶鬍子。彷彿是害怕世人不知道牛奶是萬靈丹,提醒大家喝了可以治百病。
姑且不談牛奶商人荷包滿滿,明星名人各個因為高額的代言費笑不攏嘴;西方醫學人士也因為病人喝了牛奶而使的身體更加糟糕,看診開藥更是使他們的收入暴增。然而背後的真相到底有誰知道了呢?大眾的病苦又有誰真正去了解問題的根源了呢?
牛奶是給牛喝的。這在自然醫學內已經是國民生活需知般穩固,如鋼鐵般堅硬的法則。簡單的來說,牛奶裡面的蛋白質跟養分都是專門為了使小牛成長而設計,跟人類一點關係都沒有。也因此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這些不適合人體的蛋白質產生過敏的現象,例如:鼻塞、腹瀉、紅疹、等等。
牛奶裡面也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荷爾蒙、抗生素、感染源、還有化學藥劑等等。 喝多了牛奶容易提高婦科問題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身體毒素的累積。
牛奶因為是產酸性的食物,也因此身體為了中和由蛋白質所產生的酸性,必須損耗身體裡面的鈣質,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的問題。過多的乳製品攝取會讓身體變成酸性,而酸性體質是形成所有疾病和問題的基礎,更會造成身體排毒的問題。比較輕微的會有過敏的症狀,比較嚴重的,則是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疾病,糖尿病,還有腫瘤的形成。
東方人因為體質的不同,有乳糖不耐症的比例跟白種人高出很多,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有這樣的問題。(人類斷奶後沒有辦法分解乳糖更是一個人體不需要攝取奶類的鐵證!)基本上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一喝牛奶就會過敏而且腹瀉,即使牛奶裡面有再豐富的鈣質也都付諸流水了,又怎麼會補充到身子裡呢?
如果喝牛奶可以補充到鈣質的話,試問為什麼美國、英國、瑞典、芬蘭這些在全世界消耗牛奶最多的國家,卻又同時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國家呢?
人體裡面鈣質吸收的過程是很複雜的,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有力的證據指出喝牛奶可以真正的補充到鈣質。其實真正要補充到鈣質還有很多種方法:像是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深綠色葉子的蔬菜、魚類、豆類,適當的運動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的問題。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關於牛奶的謊言了,然而事實的真相卻一直被那些既得利益者想盡了辦法來瞞天過海,為的只是讓自己的銀行存款尾數多加幾個零。更可悲的是號稱為人民健康把關的西醫們也從來沒有真正的去思考過關於牛奶的來龍去脈,只是盲目地崇拜著先人錯誤的結果。
今天很高興有記者蒂埃里.蘇卡先生把血淋淋的真相寫了出來,也感謝商周出版社把這麼一本珍貴的書翻譯成中文,讓全世界的華人有機會能接觸到正確的知識。當大多數的西醫都是盲目的時候,從一個客觀角度的身分,經過詳細追根究柢精神所寫出來的書,這本警鐘想必會在保守的醫學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或許下次去看醫生時,可以送一本《牛奶,謊言與內幕》給他/她。更可以大聲的對牛奶鬍子說不!
如果看完了書,您還是不相信乳製品對人體不好的話,不妨試試看自然醫學的七日牛奶排毒法。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短短的七天內,完全不要攝取到牛奶跟乳製品即可(包含起士、冰淇淋、巧克力、優酪乳……等等)。只要這麼做,大約四公升的黏膜就會從您的腎臟、脾臟、胰臟、還有其他的部位排出。您會發現,身體內部好比做了一場大掃除!大部分的人,只要進行七天牛奶排毒計畫,都可以很快的發現到明顯的不同,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狀態。像是:睡的比較安穩、比較有精神、情緒比較穩定、性慾變強等等。
想想看,挑戰一下自己,只要七天就可以讓自己煥然一新!何樂而不為?您可以仔細的記錄好與不好的過程與變化以做比較。如果您懷疑七天後所感受到的改變,或是認為這只是個巧合。只要您夠勇敢的話,大可以在七天牛奶排毒計畫後開始攝取奶類製品。開個party,點些pizza,享受一下冰淇淋.。在十五個小時內,保證之前身體比較不舒服的狀況都會回來!
所以牛奶到底可不可以喝?請您在七天後告訴我!

不可不知的真相
姜淑惠 (「無著健康之道中心」創辦人)
  約莫十五年前(1992年),我曾發表一篇有關「重建對牛奶攝取之正確認識」,深獲海內外朋友之所好,爾後相繼張貼散播於各網站,引發對牛奶的若干爭議與討論,實為始作俑者。日前突接獲商周出版寄來法國蘇卡先生的新作《牛奶,謊言與內幕》,並且問序於後學。在先睹為快之下,騎乘於他快人快語,書劍江湖之俠義,言為心聲,感佩非常,似也激盪起年少時赤子之懷,欣然應允這個邀稿。雖然已相隔十五年,實在難掩「德不孤,必有鄰」的知遇與欣慰。雖彼此不相識,卻共願以還給牛奶應有的清白與揭示牛奶真相為職志,實屬刻不容緩。蘇卡先生身為專業於科學、營養與健康領域的記者,記者的使命是真相的追尋之旅,他的確竭心盡力地實踐這個角色所應承擔的使命,委實履行真理探索的科學性,真相洞悉的超然性。誠然是一位凡中出奇的記實者,是一介眾醉獨醒的卓絕者。這是觀其文後,我的一點小小感受。
  本書涵蓋三個內容:牛奶研究真相、乳品工業行銷內幕、牛乳與疾病間應當釐清的關係。  有關內幕之揭露,實屬黑箱作業,亦是黑箱外揣測,前者終究逃不出名利二端,為虛名薰心,受厚利誘惑,假科研之外飾,從事不客觀的研究,以扭曲或未造成不實之推論,欺誑普羅大眾,遺害深遠……。對於這部分內容,我客觀以待,不下斷語,留給時間去考驗與真理來檢測。因為天理昭昭,明察秋毫。
  其他有關牛奶的真相研究,則值得大大推薦。其理由不外有四點,謂深、廣、圓、細。我不斷從饒富興致的文字間,觀察到作者靈活使用這四種檢索法來進行資料的收集、歸納、剖析與思辯。時而帶我們上泰山以小天下,用天文望遠鏡來觀歷史潰變下的奶類文明,示之以「廣」。時而蒐集精準周詳的文獻如道行高遠的坎貝爾教授,以畢生深厚的學養,通達透徹的提出牛奶無法防止骨質疏鬆等顛仆不破之論點,示之以「深」且「圓」。析之以「細」者,如一般人對骨質密度的迷失,以為骨質密度低下者,必然有骨質疏鬆。揭示人體微細調節的奧妙,破除僅以數據高低來論斷的粗糙觀察,進而開拓了觀察真相的微調動態平衡觀。又耗費大量篇幅,清楚指出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增加致癌率,會誘發腫瘤生長,會增加新血管的文明病,無不做了深刻且深度的闡釋與舉證。咀嚼消化之間,品味到作者的用心良苦。
  我在臨床看病時,常會遇到疑難雜症,曾有一位二十八歲罹患I期乳癌的小姐,做了切除手術,恐會復發故兼又施行化療。其間有熱心的醫師及營養師不斷叮嚀,應多攝取蛋白質,以免體力衰弱而感染。她遵循醫囑,每天喝2000 c.c.鮮奶當做茶水、吃兩客牛排、兩顆蛋,體重不減反增,氣色極佳,成為病患中的模範生。不料在化療進行三個月時,發現骨頭有多處轉移且已進入末期。她疑惑不解,何以會如此。
  另有一位三十二歲電腦工程師,罹患鼻咽癌II期,接受放療與化療,因為副作用而無法進食,為了維持生命,院方建議補充罐裝高蛋白營養奶,每日服用八瓶,一共用了八個月,不幸地他的腫瘤快速轉移到肺臟及骨頭。他也大惑不解地諮詢於我:「難道這樣攝取牛奶也錯了嗎?」更何況這也是醫師及營養師大力推薦的。欲知真相,請參閱本書。
  一個觀念如嵌入腦中的DNA,可以產生質變與量變,所以一句話的代價是極為可觀的。牛奶的功臣過,如今橫掃一個世紀以上,它可以顛倒是非,愚弄蒼生,亦可以還原真相,藉由適時、適量地攝取而福利大眾,嘉惠生態。您心中有譜了嗎?

食物的一利與一害
文 / 莊靜芬(本文作者為「甲子兒科」院長)
如果拋開人工添加物等非天然的食物元素不談,每一種食物都有它利於人體與害於人體之處,就像我常談的一個概念,「食物有一利必有一害」,換句話說,沒有一種食物是全然有利於所有人,而決定其中的利或害的因素,或許是食物的成分,也或許是食用者的體質、體型、用量等因素,更多時候則是二者互相作用的結果。
就拿菇類食物為例,近年來養生菇的相關餐飲十分盛行,以營養層面來說,菇類食物幾乎不含卡路里,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及多量纖維,可減少膽固醇,降低血壓,同時也因為含有多種的多醣類,能提高體內的免疫機能,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可以說是相當符合現代人健康觀的食材。不過,菇類食物,特別是烹調中經常使用的香菇,乃屬於高普林的食品,如果患有痛風的人是不適合食用,從這個角度,眾所推崇的菇類食物,對高尿酸族群就不見得是有利健康的食物了。
另一個影響食物為利或害的重要因素,跟個人的體型有關,因為不瞭解自己體型而誤食所造成的健康問題常被忽略,由於沒有像「吃香菇會讓痛風加劇」這樣明顯的關聯產生,自然無法察覺原因就在於自己吃了不該吃的食物。例如下腹突出體型的人並不適合吃酸涼的食物,如果剛好嗜吃竹筍、柑橘、檸檬等類食物,身體所反應的結果可能是四肢冰冷,晚上無法入眠或是工作時覺得力不從心,因為沒有特定的症狀產生,也就不容易發現。從這來看,食物本身沒有對錯,所謂的一利一害也只是吃對和吃錯的差別。
還有一個在現代養生風潮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攝取量方面的問題,食物沒有錯,但是如果只因為某種研究發現,或是新的健康觀點,甚至只是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便全然迷信某種食物,造成飲食上的偏食,那反而對人體是一種百害而無一利的負擔了。
以黃豆為例,被名為「田裡的肉」,其豐富的蛋白質是無庸置疑的,近年來更因為研究出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而被譽為可以抗癌及女性更年期的聖品,但是「澳洲新南威爾斯的防癌協會」一項關於黃豆的研究調查卻指出,大豆異黃酮會模仿人體內荷爾蒙的活動,對治癌藥物造成干擾,同時也會模仿男性的雄激素,增加前列腺癌症患者死亡的風險。對於這項研究當然還有不少爭議,不過同樣是黃豆,卻有此天地之別的結果,其利或害的差別在哪裡?答案就在於使用量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豆類製品,像豆腐、豆漿等是有益於人體,但若是大量的服用粹取錠或膠囊類的健康食品,那就可能會造成人體的負擔甚至有害了。
當一種有利健康報導成分經過傳媒放大後,不少人會因此增加攝取的機率和攝取量,同時健康食品的製造商也會開始推出某特別成分的粹取物,於是開始蔚為風潮,對人體的害處也可能從此開始。
本書《牛奶,謊言與內幕》乍看之下就像是為最近反乳類食品的風潮立論,細讀之後發現,作者出書的目的,是對於政府當局主張每人每天攝取三到四份乳製品的政策提出反思,目的只是希望大眾能合理的攝取乳製品(每人每天一份),當中引用大量的各種研究報告,包括牛奶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迷思、牛奶與各種病症包括癌症之間的關係等,可說是引經據典,相當具有閱讀性。

2007/10/06

72.牛奶謊言與現代資訊

「「牛奶不是人喝的。」「牛奶不單不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反帶來這個問題。」這是十幾年前已經知道的。牛奶的鈣含量高,但不是人類可以吸收的形式,又有何用呢?廣告沒有告訴我們牛奶會令人體內的鈣質流失和干擾酸鹼度平衡、有農藥和抗生素、生長激素殘留的問題。廣告也沒有要我們反思牛奶所含的蛋白質比例跟人奶很不同,且是大而緻密的酪蛋白,長期食用會有什麼後果?嬰兒甚至成人可以受得住嗎?廣告當然不會告訴公眾人奶所含的營養和抗體對嬰兒最有益,對初生嬰兒健康起著關鍵作用,也更易吸收;而且,羊奶比牛奶更接近人奶成份。要找羊奶粉,有點難,但不是很難。

當時除了聽香港綠色運動先驅周博士講這些問題之外,還有另一位與筆者頗熟稔的緣色力量早期委員,那是一位有營養治療師牌的脊醫。她早在文章裡揭露,歐美那些消耗牛奶量越高的國家,其實患骨質疏鬆的比例也是最高的。她列出了一些數據,一目了然。另一個是台灣有名的雷久南博士,她同樣在著作裡以營養學知識大力鞭撻錯誤的營養學。

當時在香港還聽了一個另類飲食養生講座,其中一位是營養學博士,她和主持人以更宏觀的角度指出了問題所在。這與周博士一直提出公眾要反思現代文明的論調不謀而合。當然,以上幾人看的營養學書籍,都不會是「主流」的東西。主流的飲食和醫療知識,都已經因為人類的貪婪而遭扭曲。牛奶之所以被主流營養師鼓吹為有益,說它能夠補鈣,是因為他們所學的,全是西方的教育,應該說是受現代商業誘因所左右大局的教育。

一般人大概都會對廣告有半點保留,不過,原來營養學的教科書也有問題。營養學和醫學的教科書強烈地受到食物和藥物生產者,包括肉商、奶粉製造商、牧場公會,藥廠大企業和他們重金禮聘飽讀詩書有律師和政治訓練的說客所大力左右。為了利益,現代社會中的有關的法例制定、政策制定,知識的分配和把關的過程都受商人和政客所操縱;生產商,營養師和各級醫療人員的生存有著千絲萬縷的微妙共生關係。所謂學術自主根本是假象。所謂主流知識和大眾堅信的真理,原來是可以用錢和權力堆砌、塑造出來。這是現代醫療政治和商業利益爭奪、掠奪的課題。大家明白了這些東西才能更明白今天的美國和發達國家,明白現代文明的實相,及其可悲、可憐、可笑、可恥和可怖之處,明白「末法」年代假理怎樣橫行,魔界怎樣張牙舞爪。

當年想把這些知識和體會與人分享,曲高和寡,對牛彈琴。有一段時間筆者轉到由自然療法醫生開設的健康店工作,也正好經歷了香港轟動一時的雙氧水事件,對這些問題的體會就比一般人更深。不過,所謂十年人事幾番新。經過十年互聯網的洗禮後,始終紙包不住火;今天,事實擺在眼前。只要隨便用電腦搜尋器鍵入「牛奶+骨質疏鬆」,或單單是「牛奶」,資料豐富多了,醒覺的人多了。

當年與內子決定不讓兩個兒子打任何防疫針,不用西藥、不用學行車和牛奶來帶大他們。除了一班綠色朋友外,其他親朋根本不理解。當時心想,不必任何爭論,等到十年後,這決定是否正確,自有結論。當年他倆只食用人奶、羊奶粉和少許豆奶粉。現在這決定的確證明了沒有錯。多得他倆爭氣,可以當人板。

近來翻譯錫呂瑪塔吉的言論,原來她早在86年也說過這段話:「……你們不應飲用牛奶,因為它是偏左脈的。不管是乳牛還是水牛的奶,都會帶來敏感。不過,如果那是比你的體型細小的動物,好像說你如聖雄甘地一般喝羊奶,就不會有問題。( Ruhari Q & A 13/4/86)」她也教人喝茶不應加奶。

到今天,慶幸華人社會也出現另一個人物,一位現代醫療體系中醒悟過來的反牛奶專家香港的梁淑芳醫學博士。

小弟強烈推薦大家看香港電台為她而拍的紀錄片( 鏗鏘集 ) 〝飲奶有無益〞-- 香港電台的網頁已找到網上重播。廣東話旁白,但有繁体字幕,質素很高。http://www.rthk.org.hk/asx/rthk/tv/hkcc/20070409.asx
快為人父母的或已為人父母的要看。 ( 網上這樣簡介:「香港人過去廿年,鮮奶的生產及進口量升了六倍,很多人認為牛奶是不可或缺的健康飲品,但一直飲用大量牛奶的西方國家,卻逐漸發現牛奶製品與癌症、糖尿病、肥胖、腸胃病、及各種敏感症有關。牛奶並非中國人傳統食品,亞洲人亦有高達八成以上的人有乳糖不耐受症,牛奶,還一定要喝嗎?」編導:勞敏琪 )

另外梁淑芳醫生的:《你可以不喝牛奶》 也是很值得一看的書哩! 還可以聽一下這段梁淑芳醫學博士 ( 廣東話 ) 主講的錄音,她的肺腑之言:「你可以不飲牛奶」( http://talks.hknewage.com/GT20060225/ )。

至於由牛奶製成的酸乳酪 ( yogurt,近似中國北方的酸奶 ) 又如何呢?因為它是經過細菌處理成份已經改變,加上其中的活乳酸菌對腸胃健康很有好處,因此是值得推薦的。

至於由牛奶製成的牛油又如何?鍚呂瑪塔吉說過牛油對喉輪和腹輪很重要,也提到牛油在神話故事的啟示和它的維他命A和D分份。酥油 ( ghee ) 也是由牛油提煉出來的。當然,人造牛油這類非天然物質,避之則吉。

芝士又如何?鍚呂瑪塔吉說過芝士是腐敗的 ( rotten ) 的食物。越經過長時間發酵的,越應避免食用。

其他參考:
1.“牛奶兩面睇”
http://www.life123.org/milk.htm「生活起義」網從多角度看牛奶

2. 牛奶給誰喝?
《陳博士的聊天室》

3. Life is elsewhere (勞敏琪的blog) 有關 “不喝牛奶的文章” ( 尤其要看她推薦的伸延閱讀部分)
http://go-elsewhere.com/category/behind-my-films/no-milk/

4. “醫學應知未知 ── 牛奶” (一至四)
http://www.jsp-nhscollege.org/new_web/big5/main.php?page=&id=207

5. “牛奶難增鈣” (明報副刊6.10.2001)
http://www.ymca-coll.edu.hk/biology/news_cut/ca_absorption1.htm

2007/08/16

70. 育兒經驗談 – 懷孕避忌篇 (一)


先簡單提醒一下孕婦,在物質層面母子是以臍帶相連,你吃什麼,孩子也吃什麼下肚。西方名句: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所以要避免把不健康的東西吃下肚。當然,在非物質層面我們霎哈嘉士比其他人更了解母子之間是相連的。你的所思所想和三脈七輪狀況都在影響胎兒。所以要在懷孕時避免為人清理能量也是這原因。也因此,舉一反三,要避免到能量不潔的地方,包括病房、喪禮、墳地、廟宇等,也不要看(放注意力)到能量不潔的東西和人,例如乞丐和精神病人。母親也提過,孕婦不要看日蝕和月蝕。
肝是排毒器官,媽媽吃太多不健康東西,媽媽和胎兒的肝就一同會慢慢過勞,慢慢過熱。孩子出生之後就麻煩了。肝熱代表什麼,非霎哈嘉士也知道不妙。其實現代有這麼多過度活躍的孩子,其禍根早在媽媽初懷孕時就種下,包括服用西藥、快餐、過多紅肉和食物添加劑等,出生後孩子的飲食如果不檢點,肝熱問題就只會變本加厲。這點從事教育和青少年工作的要比一般人有多一點切膚之痛。
前天在義大利回港旅程中看了一份"霎哈嘉醫學A-Z"的筆記, 裡面有關鍚呂瑪塔吉談敏感症與左脈問題的關係時談到牛奶不是人喝的。譯好之後貼上來,給大家看。

2007/06/13

(66)教導孩子當走的路 – 自我篇

2007.6.12
有人問,孩子生在霎哈嘉士的家庭就「一定」就是乖乖的嗎?錫呂瑪塔吉沒有這樣說過,經驗上也沒有看到這是「必然」事實,雖然在比例上「明顯地」霎哈嘉士的乖孩子比率相對社會整体為高。她卻說過多次,孩子年幼時父母必須對他『極度嚴格』。例如有一段引錄是這樣說的:「……你必須教導小孩稱呼長輩為某某哥哥或叔叔之類。要尊重長輩。……我見過小孩子用名字來稱呼結了婚有三、四個孩子的大人。那不是我們的作風。你們永遠不應這樣。.....孩子出生的首五年父母必須對他『極度嚴格』。不要讓他們比你大權或操縱你。那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容許他們比你大權或宰制你,他們會坐在你頭上。告訴他們不可這樣。……」
(引自「霎哈嘉瑜伽士的拉克沙班丹與份際」 “Raksha-Bandhan and Maryadas for Sahaja Yogis”錫呂瑪塔吉講於1984年8月11日英國倫敦亨斯勞 )

她的這些話與她一直提醒人類 (尤其是求道者)「自我」(我執 ego) 是如何可怕和麻煩的教誨互相呼應。那麼教養孩子的方法,首要避免寵壞他們,讓他的自我膨脹。

如何實踐呢?錫呂瑪塔吉講過,打從嬰兒時期開始就要注意,例如不要太多抱起他們,大一點之後不要追著他們來餵飯,不可以每當孩子提出買什麼就給他們買什麼,不可以讓他們決定今餐吃什麼或讓他們點菜,更不可以讓他們指指點點,未長大就主宰大人等等 ── 都是這個道理,避免自我這頭怪物早早就跑出來。筆者的經驗和理解是:孩子給人抱得太多逗得多自然會自我中心,自視為重要。孩子一時調皮不吃飯,讓他餓一餐半餐沒有大礙,反而自我膨脹卻害了他一生;何況讓他餓一餐半餐反而令他學會一點道理,有個反思的空間,反正到他真的餓了自然會去吃。孩子想買東西時可以向他說「下次就給你這個作獎勵」,但要他學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不是做小皇帝一開口就會有這有那。讓他學懂要向長輩恭敬有禮,不但是教他做人謙虛,而且是隨遇而安的做人之道。

筆者還有一些經驗。兩個兒子都是在嬰孩時期一到了可以雙手托物的階段就要他們自己提起奶瓶喝水喝奶,大了一點可坐椅子一到了可以用單手拿起湯匙開始就要自己餵自己。[ 我們特意給他們用鋼匙和不锈鋼碗,就不會怕他們摔破食具。] 然後慢慢教他們用筷子。一貫立場是,要他們盡快明白做人要自食其力,凡事要由自己爭取回來,且要為自已的行為負責的基本道理。

到他們再大一點,還要他們學懂,大人有正經事要做的時候,包括開會和冥想打坐,有他們在場,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離場,一是安靜留下,只可選其一,他們沒有特權可以放縱吵鬧,騷擾別人。

只要父母肯講肯教,孩子自然學會。父母的立場能堅定、清晰和貫徹始終很重要。肯做一定有成果。父母不教又怎樣?教育理論中有一東西叫「隱蔽課程」(hidden curriculum),如果父母選擇故意不教某個原則,其實已經在教它的反原則,即是說父母在隱藏的渠道正不斷貫輸「不必自我約束」、「不必理會大人」、「不必尊重長輩」的概念等等。

如果你以為西方文化中高舉自由民主是好東西、世界新思潮,要早早貫注入孩子腦裡,那麼你只會製造一頭頭小怪物、小皇帝。當自我這頭怪物早早就跑了出來,之後要降服它就艱難了。

2007/05/05

(64)重印《育兒匯編》

(2007年10月1日修訂) 1999年當這本《育兒指引》初出爐時沒有一篇中譯序。今天再版及修訂,感到一定要提起筆來作點交代。

能夠成為霎哈嘉瑜伽裡的爸爸媽媽,是一個極大的祝福。不過,如何能把這個上天託付的任務做好,把一個小小的已得自覺的靈 (realized soul) 養育成才,的確需要一點領悟力和指引。正如舊約聖經裡記載:「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不過,怎麼做呢?正因為這是重要的使命,也因為很多人有這方面的疑慮,錫呂‧瑪塔吉 ( Shri Mataji Nirmala Devi ) 曾在70至90年代的演講和私下場合不時隨緣開示,偶爾提到的範圍卻涵蓋了產前和產後各類大小注意事項,以至由嬰兒初生到青少年期間的教和養的學問的細節。雖然很多時她的提點只是蜻蜓點水、零碎,甚或只針對某人而說,但每每一矢中的,直指迷津,令人如獲甘露。

錫呂‧瑪塔吉說過,霎哈嘉瑜伽士生下的孩子其實不是他們「自己的」孩子,只是上天交給他們託管而已,孩子們是上天的兒女。這一點要好好參酌細味。筆者常心裡禱告,祈求上天引領,把這個身為人父的天職做好;另一方面,不時感謝上天恩賜一對得自覺的靈降臨我家。

有一點經驗可以分享,霎哈嘉瑜伽裡沒有死板板的規條和戒律;經驗說明,要做個稱職的霎哈嘉父母,首要條件就是做個配得上上天期望的霎哈嘉瑜伽士;要帶著一顆純正的心,那麼有志者事竟成。其次,當個好公民,身教言教並行。再者,有些地方錫呂‧瑪塔吉談得很仔細,有些却只是指示了大方向,有些她甚至沒有著墨或有點含糊,留給我們更大的空間,要自己揣摩和考驗一下各人的明善輪。也要聲明一句,有些記載的內容是當年錫呂‧瑪塔吉向某人私下說的,可能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例如,筆者當年看過很多資料後決定不讓兩個兒子打任何防疫針,得到很多前輩支持,只是感到她老人家不想我們捲入醫療政治的旋渦中而誤了大事,要自己運用辨識能力,凡事合情合理 ( sensible ) 就是了。何況霎哈嘉裡一向反對狂熱和執著。你的決定如何?就隨緣好了。

經驗說明,「自我教育」很重要。其實錫呂‧瑪塔吉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以身作則,作身教的模範,例如她一家人都主要選用自然療法 ( 主要是印度傳統草約体系阿優維陀 Ayuveda 和西方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但不會完全拒絕現代西方醫療;她的生活方式很健康,但不會著意去所謂健康店購物;她也不溺愛寵壞兒孫,不迷信古老傳統或科學,不盲目追求或反對西化生活模式或盲目相信廣告等等。要問自己這方面我們了解嗎?例如中國漢葯算自然療法嗎?另一方面,雖然霎哈嘉裡面有很多異於主流社會的認知,但多看一些主流醫學的育嬰指南仍很有用和必須。當然,能明白由成孕一刻到出生期間胎兒的各項生理變化與母親能量狀態、心理和內分泌變化之間的關係,甚至坊間一些有關「胎教」及另類 (alternative)、整全( holistic ) 醫學的書,甚至明白靈魂進入胎兒的基本玄學原理等等,對成為一個不負所託的霎哈嘉爸媽都有幫助。

這本《育兒指引》,主要是譯自一疊名為 “ Advice Given to Sahaja Mothers – by Shri Mataji” ( 錫呂‧瑪塔吉給霎哈嘉媽媽們的建議 ) 的資料集。其實這不是一本正式的出版物,只是一輯由英國倫敦及澳洲練習者搜集的文章匯編。當年內部流通時英文版甚至沒有釘裝。當時電腦打字和家居排版也未流行,部分文稿甚至以舊式打字機印成。中譯出爐後幾年,到大約2003年,歐洲群体也流傳另一本相類似但稍厚一點的英文資料冊,排版已有少許改善,現在甚至有電子版。本書內容,主要是以錫呂‧瑪塔吉的教導和提點為綱。有些是先引錄一篇錫呂‧瑪塔吉的直接話語、精華 ( 以引號標示) ,或一些似乎是領袖總結出來的要點列表,然後由不同練習者現身說法,交代第一手經驗之談資料。這類撰文者大都是很有經驗的霎哈嘉媽媽,他們實踐時所得的經驗也非常寶貴。不過,因為很多人的文章都是出自同一篇錫呂‧瑪塔吉的演講,或經驗者所撰寫的列表而有感而發的,翻譯成中文時譯者選擇凡重覆的部分都刪去。所以某些篇章讀起來總有點別扭。這個問題和翻譯上的多處遺漏和誤譯等瑕疵,在這次修訂過程中下了不少功夫糾正,也決定增補兩小篇相關的講話譯文節錄和詞彙對照表放在附錄;書名也訂正為育兒匯編,而不是什麼手冊。期望可以進一步幫助華文讀者理解和學習。

要提醒一句,本書有些內容不容易為未得自覺的人所理解,因此只適宜內部流通。也要說,尊重知識產權的概念已是社會普遍接受的道德規範。所以凡轉載或翻印務必事先得到授權。

就讓我們一同向神聖的母親錫呂‧瑪塔吉祈求,願大地上所有霎哈嘉父母都能好好完成上天交託的神聖任務,叫兒童健康成長。

2007/04/02

(59) 綠色爸媽‧健康寶寶

2007.4. 5(10:56) 修訂
(1) 是時候講幾句話

一直明白,養育孩子是上天交付的重大使命。如何不負所託好好完成任務,是一個大功課。當年與內子決定不讓兩個兒子打任何防疫針,不用西藥,除了一班綠色朋友外,其他親朋根本不理解。當時心想,不必任何爭論,等到十年後,這決定是否正確,自有結論。

大兒子今年11歲了,今天應是時候講幾句話。先說說當年他幾歲時要入讀幼稚園,的確曾因沒有「針卡」而給校方為難過,如何化解呢?下文交代,但先指出,入學後他品學兼優,加上校長讀了一些有關免疫針的負面新聞,到弟弟要上學,報讀同一幼稚園,校方就一句話都沒說就自動取錄了。

在成長過程中,他倆的確活得很充實。一直希望他們能均衡發展,擴闊視野,發掘興趣和潛能,盡量享受和善用童年。也常常提醒他們,長大後一定要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終於來到大兒子要搞升中選校的階段了。回想兩個月前親自為他撰寫自薦信申請入學時才逐一仔細的翻閱他的證書和成績單,才驚覺他真的如朋友口中的「優秀」。信寫好後,有點感嘆,就認真的對他說:「那是您自己爭取回來的,真真正正用努力換來的美好成果。」一星期前他剛參加完面試。其實以他這樣帶著優異的成績和老師對他的品格評價,筆者輕鬆自在,沒有半點擔心過。你可以說這個做爸爸的不太在意兒子的事,但心裡當然是感恩,交託,也以他為傲。其實,我沒有告訴他,父母也付出了很多,其中一項是,當年背負著其他人的懷疑和指責,堅持他倆兄弟不打防疫針,不吃西葯,不吃牛奶粉等等。

要分享這十一年當個綠色父母的成功經驗,足可寫一本書。可惜總覺自身的不足,也一直沒有時間。突然感到時機來臨了,可以用博客形式慢慢的寫。今天先寫一點有關免疫針問題,給後來者的一點經驗。 現在時代有點不同,社會開明了一點,資訊發達,對這方面有認知的人多了很多。

(2) 免疫針危害健康

這個小標題是一本中文書的書名。西醫體系和各大藥商如何因為人類的貪婪天性而變成害人網絡,免疫針如何危害健康,政治和財團如何干預真理、如何壓抑自然醫療的生存空間等這些資料,已越來越容易找到。只要肯花點時間和用心看看四周世界,一點不難明白。這裡不贅。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我們得要明白,自己有權作決擇不打任何防疫針,法理上根本沒人可以強迫你或你的寶寶打針。但我們得也要明白醫護人員、校方、官員都是依「指示」行事,要做好這份工,唯有公事公辨,而且他們與你非親非故,有什麼理由要為你承擔無謂的失職風險呢?他們就只好不斷向你嘮叨,直至你屈服,完成任務為止。

很多拒絕免疫針的父母都採取類似的策略,如下:
a. 在這方面的知識上先好好裝備自己,準備越充分越好。《免疫針危害健康》( 周兆祥著 ) 是必讀之選,裡面提供其他相關中英文書目和網頁資源。
b. 回應嘮叨,或自己提出任何合法合理要求時態度要自信且立場堅定。
c. 要有關人士知道你完全自行承擔一切後果。準備好白紙黑字,簽好,聲明是父母是完全自願作此決定且承擔一切後果。
d. 孕婦一踏入醫院,要看清楚每一份要簽署的文件,也必須第一時間口頭向護士長正式聲明「父母不希望嬰兒接受任何注射。如有必要得先徵得父母同意」云云,然後白紙黑字。現在很多時連公立醫院這合理要求會受接納。
e. 孩子入學開始,如受到為難,只要有自然療法醫生的推薦信之類「呈上」,加上父母的堅定立場,通常可過關。當年大兒子入讀幼稚園時校方因沒有針卡,校方就禮貌地要求我們出示「健康證明書」,在他們眼中當然是西醫的證明書。我們却正式交一封由自然療法醫生為小兒寫的「健康證明書」。校方竟然開明照收,呈上教育當局就作罷。 不過這一招是否管用要看你的運氣和社會氣候。

(3) 綠色寶寶

當然,除了拒絕免疫針之外,要孩子健康成長、身心健全地發展,還得要有其他事情配合。做父母的當然要對這方面的下點功夫有點認識。就是這樣我兩個孩子的成長路和成長環境有些地方的確與眾不同。要列個清單不容易,簡單講一點,例如:嬰兒時他們從不用學行車 ( 註1)、不吃牛奶粉,只食用人奶、羊奶粉( 註2) 和少許豆奶粉;到他們大一點,父母也從不會帶他們到麥當奴、也不會買汽水和五顏六色的零食糖果給他們吃 ( 註3)。家中廚房沒有味精、微波爐和易潔鑊,電飯煲的內膽也不是新款易潔不起飯焦那種 (註4)。家中白米與糙米 ( 或有時紅米 ) 各半。他們有病只看中醫、脊醫、homeopath 和其他自然療法醫生 ( nathuropath),從不會吃退燒藥和抗生素。他們家中有個全職媽媽,且夠膽自己處方homeopathic的自然療劑給家人。他們仍在母腹開始,就已浸淫在中西古典音樂和印度拜讚歌和卡瓦里聖樂的祥瑞氛圍之中。當然最重要和最特別的是,他們的父母都在練習霎哈嘉瑜伽,打從胎兒期間起,已經在感受和領受著霎哈嘉自然入定冥想的美妙。

= = = = = = = =

註: 另文詳述,但先引用一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參考:
1.《防疫針的真面目》「生活起義」網 專題 http://www.life123.org/site/?p=195#comments
2.
西藥危害生命健康的真相 (部落格 ) -書目
3.
黃偉德 博極醫源 (網誌版)- 疾病及病因
4.
大康自然健康中心 - 好書推介(列表)
5. 《
一百分媽媽》馬以工著( 台北:十竹,1989) [ 教你如何返家「掃毒」]
6.
What Doctors Don't Tell You (monthly newsletter that tells you the secrets of good health and vibrancy - in plain language. What works, what doesn't, and what may harm you in orthodox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醫生對你隱瞞了什麼》(中譯)
7.《
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中譯)
8.
Valuable Websites Of Vaccination 探討防疫針問題的網站 ( 詳情列表 )
9.
http://www.spontaneoushealth.com/
10.
Dr. Joseph Mercola ( 一個肯爆料敢言的美國西醫 )
- 尤其要看短片:
"the Town of Allopath" (Video)

11. 易潔鑊的潛在危險 (輝耍自娛 )

== = = = = = = =


後記

有幾點要交代。霎哈嘉裡沒有死板板的規條。當年看了很多另類醫療的資料,這方面算有點認識。後來在SY育兒手冊裡看到有人記載錫呂瑪塔吉建議我們給孩子防疫注射。95年內子第一次懷孕,趁她老人家在香港同檯吃飯,就託領袖當面問個明白。只得到簡單的回覆是:”It is OK.” ( 可以的)

她沒有著意的多說幾句話交代。當時的直覺是,她很可能不想我們在醫療政治的爭鬥議題上花太多注意力,也不想霎哈嘉捲入其中而誤了大事,也不要我們狂熱的去想應該還是不應該,就留給我們一線思考的空間和明善輪的考驗吧。最後,我們還是選擇不打,還得到雅力斯和Lily的支持。不過,對身邊親朋,甚至SY的弟兄姊妹,這方面筆者一直低調不會大力鼓吹,尤其是對另類醫療認知不足的人。各人有各人的緣份和選擇。因近來有人提問,才詳細一點寫出來吧。在另類醫療的用家圈子裡有句名言: “ Be an informed layman.” (要做個對這方面有認識的門外漢。) 那就自己努力找資料看看吧。

另外,香港跟內地和外國的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自己「執生」啦。

= = = = = = =

後記2

香港電台紀錄片(鏗鏘集)〝飲奶有無益〞-- 香港電台的網頁已找到網上重播。廣東話旁白,但有繁体字幕,質素很高。http://www.rthk.org.hk/asx/rthk/tv/hkcc/20070409.asx

Yeh!

快為人父母的或已為人父母的要看。

剛找到鏗鏘集 “牛奶有無益” 的youtube 視頻, 多謝網友努力.
(第一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7bt-8ZFDN-c&feature=related
(第二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yR9JmmOuLdQ&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