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說文解字」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說文解字」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0/12/15

160.同大陸人筆戰翻譯 (5年前天津筆記)

事先聲明,我不是專家或權威,只想盡一己棉力推動正確的事和價值觀。也聲明,本人根本無興趣跟人辯論或筆戰。

話說不時有內地弟兄姊妹發來訊息提問翻譯問題,5年前有人來訊請教,剛好之前在天津的群組裡的另一討論,雖內容不同,但意念頗對應、呼應,今天都抄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之前被天津版主拉入去,半推半就,但一直只看很少發言。]
請留意,最後扯到「象徵性意義」,那是很高深的東西,在霎哈嘉裡面,沒有多少人會教這課題。不過如果明白箇中玄機,聽Shri Mataji和看各宗教經典自能更得心應手,根本去到另一個台階。

------ -------- -------- ------- --------

「查到了,AnjanaArjuna兩個不同的名字,前者是母猴阿加納,後者才是阿周那,口訣書是需要修訂。」

以上是內地朋友發問後自己找到答案後給我的留言。

忍不住寫兩句回應:

Aan 是兩個不同音,Jajun也不同。翻譯界有一派就是不著重音譯的準確性,本人好反感,因為後遺症無法視而不見。

本人之前在天津群裡不滿xx死撐坎貝拉這名詞無譯錯,(明顯混淆了義大利的Cabella與澳大利亞的坎培拉 Canberra) 發砲筆戰,就這原因。一半無知一半有意搞事。

某人總不承認網上推手/常不具名的錯譯者就是自己,但總愛引用這錯誤譯名的文稿。

只好半公開揭發。

以下是當時本人在群裡的發言:

//請小心墮進「偷換概念」的陷阱。

1Shri Mataji 多次說過,包括在香港時訓示我們,她的每一句說話都是口訣,所以,要譯得準確。當用聲音翻譯時,更不要遮蔽她的聲音。

2,翻譯有時是意譯,有時音譯。以上引文講的是意譯問題。現在討論的是音譯問題。如果有些名詞母親在演講中提及,大家覺得胡亂譯都無問題嗎?不尊重原文發音,明明自己混淆了澳洲坎培拉,而不斷找其他人陪你玩,陪你錯下去不斷自圓其說,對自己,對其他人的首三個輪穴有好處嗎?

3,不知者不罪。沒有人想問罪。只是想問,當有人提出時,明明正確譯名已用了15年,那麼參與翻譯的人沒有看過嗎?覺得好有問題要修正嗎?用什麼準則,理據?中途也從沒人提出商榷嗎?

4,放眼世界各大聖人的教導,多少因錯誤翻譯帶來了誤解,誤會和爭鬥?大家想霎哈嘉也如此下場嗎?

5,跟很多人分享過,本來,更改譯名,無可無不可。不過,如果有個名詞已經在SY香港和台灣翻譯員中已共用了十五年,出現率也高,如果有人要為改而改,說不出理由,也往往「不具名」的流通和推動這改變。大家是否要要問,那人有尊重其他翻譯員嗎?那樣會增加還是減少大家之間的互信,和距離?大家應否警惕那人是否在做反集體的事?

6,最近還發現,連谷歌地圖(Google map)也能找到Cabella,中文也用我們霎哈嘉的譯名卡貝拉。我們應抓緊機遇,實現母親要我們帶領世界的夢想?還是,又一次放棄機會?連自己都先放棄用。以後又如何?這是很象徵性意義的。//

 

 


2020/05/21

158. 再談誤譯 – 小心加減


執筆背景:
5月中亞洲區聯合網上Puja 中播放的錄像(
1992 Kundalini Puja ),隱約記得當年好似有份校對。但再看,「不能收貨」,一完要重新校對。
當時心想,有時間要寫篇專文講翻譯中的“僭建”問題。
好像那最先第一稿是很早期鄺先生譯自Divine Cool Breeze 的「摘要稿」(當年的國際英文雜誌就是這樣),之後給人重新加長補充。也忘了詳情。電腦更換後部分文稿失去。

建議/意見:
一年多前 (154. 阿拉與阿里的誤譯 ) 已提出過翻譯員的心態問題,不贅。這次主要想講三大類翻譯問題。第一類,可以叫粗獷型,這類型有「差不多」先生的味道,文句「大意」是譯了,不夠貼地,嚴格來說沒有尊重原文用字的「細節」和舖排推進。所以是某程度上扭曲了原意,或刪減了細節。第二類相反,明顯是「僭建」,畫蛇添足,加油添醋。但當事人未必肯承認是自作聰明。
第三類根本是完全譯錯。建議翻譯員買幾本例如《你和英語有個誤會》,或《天啊!美國人是這樣說英語的》之類的書惡補一下英文,或學習怎樣用網上字典查證,學 fact check,學下做對比和歸納等基本治學技巧。
就抽出一些例句說明。A是當時出現字幕文稿,B是本人這兩天重新校訂。大家看看是哪一類。

例一 the way your Kundalini, in a very Sahaj manner, was awakened and the way you are manifesting those powers that you have got.
(A)           你的靈量怎樣被喚醒,你怎樣彰顯你的力量,都是以霎哈嘉的方式……
(B)           你的靈量怎樣被喚醒,是很霎哈嘉方式的;你怎樣彰顯你所獲得的力量,也如是……
例二those who come in the beginning to Sahaja Yoga, will start saying, “Mother, my father’s, sister’s, husband’s, this things, that, is sick, so will you please cure that person.”
(A)           剛來霎哈嘉瑜伽的人會說︰「我的母親、我的父親、我的姊妹,這樣那樣,他們病倒了,請你醫治他們。」
(B)           剛來霎哈嘉瑜伽的人會說︰「母親啊,我的父親的姊妹的丈夫,這樣那樣,病倒了,請你醫治那人吧。」

例三 “Oh, oh, I’ve missed my bath, I’m feeling, I can’t sleep now…
(A)           啊!我懷念沐浴,不沐浴我睡不著覺 ……
(B)           啊!我錯過了沐浴,不沐浴我睡不著覺 ……
(解釋,留意原文時態,是I have missed , 並非I miss )

例四 Nobody will say that, “All right, my religion is all right and at least one another is all right”, nobody.
(A)  沒有人會說︰「好吧,我的宗教是妥當的,大家的宗教都妥當。」
(B)  沒有人會說︰「好吧,我的宗教是妥當的,至少其他某一個宗教都妥當。」

例五 As soon as you forgive, the responsibility from you shifts and then Kundalini rises.
(A)           一旦你能寬恕,你的責任便交託給了別個……
(B)           一旦你能寬恕,你的責任便轉移……

例六 that as you are Realized souls, you have seen the truth, you are in the light so they are going to oppose you…
(A)           你知道真理,你內在有光……
(B)           你知道真理,你在光之內……
例七 And so many cars that you just don’t know how to move…
(A)  汽車太多,你也不知道汽車該怎樣移動
(B)  汽車太多,你也不知道該怎樣移動
例八  … Even in our country, artists were supported by the kings … I mean they aggressed our country for three hundred years
(A)  ……在印度……他們侵略印度三百多年
(B)  ……在我國……他們侵略我國三百多年
例九 And now the French themselves have become bourgeois, those whom they condemned, they have become that.
(A)  現在法國人都成為庸俗的人
(B)  現在法國人都成為資產階級(bourgeois)
例十 I will not be surprised if they come in holey pants…
(A) 即使他們穿上有孔牛仔褲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B) 即使他們穿上有孔褲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例十一   So the French aggressed, these aggressed, all the time aggressing. Japanese are also following you.
(A)  日本人也現在步西方後塵
(B)  日本人也跟隨在你們後面

其他出現的誤譯:
1.     Once in a while ( 偶爾,並非指一段時間!)
2.     You can’t help (真沒辦法,並非你幫不上忙!)
3.     Can you beat it ( 竟然,不是你能不能打它!)
4.     I’ll see to it (我會搞定,雖然也有由我來負責意味!)





2011/03/24

147. 一點翻譯心得(三) - householders

再分享一點翻譯心得,談談一些出現在Shri Mataji 的演講裡的詞語,但有時給人翻譯錯了。

今天要談"Householders" 這個詞,因為今天三份報紙刊登了以霎哈嘉香港群體名義所發的母親壽辰文告有這個詞。
這個詞很難譯,可能譯作「在家人」好一點。佛教裡 「在家人」 的意思是與 「出家人」相反對比,即「在家修行者」之意,但很多yogi 不懂,譯作 「家庭主婦」,我也不想爭論。也難怪他們,雖然Shri Mataji多次用這字,但連英文人(包括我的同事,有馬來西亞人,有美國人,有印度人,都是英語老師 ) 也說從未聽過這字 ,household 就有。他們都猜 "householder"是 house-owner (屋主) 的意思。如果我給他們整段文字而非單詞,效果顯然不一樣。看看以下三段例子。




例1 (母親公開演說) “So, today is a special time, is already described, if you are an Indian you’ll know from Naladamyanti. The Nala once got hold of this Kali and he said, “I must kill you because you have tortured me, you have separated me from my wife and you are the one who create all this confusion.” So he said, “All right you can do it but you must know my importance my mahatmyam.” He said, “What is your importance?” He said, “At the time when I’ll be ruling” means modern times “at that time those people who are seeking the truth in the valleys and on the Himalayas will find it while they’ll be householders and they’ll find it.” (http://www.sahajayoga.net.au/page/6/ ) Public Lecture (Miami USA '90)

例2 (母親公開演說) “I bow to all the seekers of truth. At the very outset we have to know what is the truth. There are so many seekers of truth in these modern times which has been predicted that there will be many people who will be seeking the truth now as ordinary householders. Their life will be completely transformed in these modern times. They call it in the Koran as Kiama. In the Bible it’s called as the Last Judgment. (Sydney, Australia, 22 February 1995 )


( 例3 母親受電台訪問 ) Shri Mataji: “Yes, it is, it has to be, it has to be. It has to be at the worst time when we will be having.
It’s written down in the Nala Akhyana. Is there was one fellow called Nala, and his wife was separated by this Kali, the one who is ruling now. Kali is the modern times deity – Kali, Kali Yuga this is. And he caught hold of this Kali. He said, “I am going to kill you, because you are the one who puts us into confusions, into all demoralization and everything, so better I kill you.” He said, “See, I have also one importance.” “So what is your importance?” He said, “The importance is such that at the time when there will be Kali Yuga, I mean that’s the blackest time of Kali Yuga, that’s the time those who are seeking me in the hills and dales will become householders, and they’ll get their Realization.” He said it.” (TV Interview ORF (Vienna, Austria ’88)

大家可能說,這個詞看來中文英文都同樣有點艱澀刁鑽,無必要在公開文稿中使用。不過,睜開眼睛看清楚:(1)母親自己都用,似作示範,而且是接二連三,有時更故意對新來的人用。你說母親故意拋書包嗎?(2)這詞中文英文皆似難非難,既遠亦近,又似懂非懂,似曾相識,蕪湖中卻見底蘊。

Jay Shri Mataji !

.



146. 一點翻譯心得(二) - truth is what it is

再分享一些翻譯心得,以下片語常出現在Shri Mataji 的演講裡,有時給人翻譯錯了。

“… is what it is” -
“x is what it is”的意思是「x是如其所如的」,例一和二譯出來就是:「……我/你們要知道,真理是如其所如的……」。

基督教聖經舊約裡的名句,上帝被問到「你是誰」時,向人類表明身分時所說 “I am that I am.” 中文和合本聖經譯成「我是自有永有的」,顯然是誤譯,應該是:「我是如其所如的。」( 聞說希伯來原文意思大概是「我過去如是,將來也如是。」
參考專家意見http://hk.myblog.yahoo.com/simonchauhk/article?mid=5096

例1 (母親公開演說): “I bow to all the seekers of truth. At the very outset we have to know that truth is what it is. We cannot think about it, we cannot conceptualize it. Unfortunately at this human level we cannot feel it, we cannot know it. We have to be the spirit to know the truth…”
(1992 – July 24 – Public Talk, Paris Gaveau, France)

例2 (母親公開演說): “I bow to all the seekers of truth. At the very outset you have to know that truth is what it is. We cannot change it. We cannot transform it and we cannot conceptualize it. Also unfortunately at this human awareness we cannot feel the truth, so something has to be done, something has to work out in our human awareness i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Newcastle, near Sydney, Australia on the 28th February 1992)

例3 (對霎哈嘉士講道) “…I’m very happy these simple Muslims who met me, they were in a shop selling something, and they were so sweet and so beautiful. They didn’t say: “you are not Mohammed!”, nothing of the kind. They said, this is what Mohammed has said, that at the time of the resurrection, your-hands will speak, and what are these people fighting for, you see this what it is….” ( Talk on Nabhi Chakra and Prophet Mohammed on January 31, March, 1983)

例三譯出來的意思是:"你如其所如的觀照它"。

2009/07/28

138. 廣東話難唔難看得懂?

小師妹經常用廣東話來打blog,為方便國內同道,特加插一節「廣東話」速成班 (唔使錢咖),益街坊及兄弟姊妹們。
其實廣東話不難看懂,只是近年年輕人愛用諧音,貪圖打字快。以下資料, 看看是否幫到你 (廣東話是 “睇下幫唔幫倒你”)

睇下 = 看看
睇黎 = 看來
唔好 = 不要 ( “唔” 簡寫變種 >> 5 / 五)
唔係 = 不是 ( “唔” 簡寫變種 >> 5 / 五)
唔使 = 不用 ( “唔” 簡寫變種 >> 5 / 五)
咁樣 = 這樣 / 那麼 ( “咁” 簡寫變種 >> 甘)
果種 = 那一類
果度 = 那兒/ 那裡
呢度 / 依度 = 這裡
係呢度 = 在這裡 (變種>>係度 )
呢 D / 果D= 這些 / 那些
嘢 (野) = 東西
係唔係 = 是不是 (簡寫變種 >> 係咪 >>係米)
點解 = 為什麼
邊個 / 隊 = 哪一個 / 隊
邊處有 = 哪裡有 ( >> 邊有)
依加/ 加陣 = 現在 (>> E+)
師兄 >> c 兄/ C hing
xx先知 = xx 才知道
xx下= xx一下
諗 (稔 ) = 想
噶 = 的 (變種 >> 既 )
佢地 / 我地 = 他們 / 我們
幾時 (几時) = 什麼時候
成日= 經常
話 = 說


助語詞 (有些原本就是有音無字,只可借用別字 ):
咖=㗎 >> 架
姐 ( ~ 而已)
咩 = 嗎 / 什麼

2009/02/17

118. 佛家語中的「無想」

以下文字引自國內有關佛教的新聞評論: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376755&id=871250&dcid=5&language=big5

「『無想』,佛家用語,即“無我思想”之意,是佛教悟道的一種比較高的境界,據說一旦修行到“無想”境界,便“莫記憶、莫緣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心無所行,心若懸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相似。”」

看完這段文字,想起母親為何不斷強調霎哈嘉瑜伽士要努力追求「無思慮的覺醒」狀態 (thoughtless awareness),是如何既簡單又高深。又想起為何她說過,霎哈嘉瑜伽不是為普通人而設的。當中的玄機越來越明顯。也想起,曾有人多次在華文網上世界中惡意詆毀霎哈嘉,其中一項評論是,霎哈嘉叫人追求「無思慮」即叫人變成無思想不懂思考的傻瓜。看完以上有關佛家語中有關「無想」一詞的解釋,就更加不必回應這些人。

2008/03/17

86.一點翻譯心得

在霎哈嘉裡面參與翻譯的人多了,漸漸有些人想加入,有時不想潑冷水,曾經為人改正手稿,慨嘆很多人沒有自知之明,改無可改。不過,又難以開口。
有時很想把一些心得分享一下,以免其他人即使英文水平ok也會一時不慎,誤中地雷。中國人跟西方人的用字習慣和文化不同,不能一成不變,對號入座的見字照翻譯。另外以下有些不是錯誤,但面對廣大全國同胞時,大家方便,改個說法會令人更明白。歡迎大家提供其他意見。

1. 便 / 就 :在北方,雖然兩者是通用,但以「就」為常用,「便」字有點別扭。但香港的中文老師沒有講這問題。
2. 「的」字可刪減就刪減:
常言道,可免則免,修辭也一樣。「他拿起一支紅色的鉛筆」,「的」字應省去。
3. 他的 / 你的 / 我的可免則免:
英文他的 / 你的 / 我的很常見,也故作清楚交代,免混淆。中文呢?中國人和中文含蓄得多,很多時可以不說出口的就不說出口,用暗示、意會的方式或在上文下理已交代,imply,不必累贅。除非特別原因,中文不會說「我向我的媽媽xxx」只會說「我向媽媽xx」。
4. god (神)︰又係呢句,中國人和中文含蓄得多。中文很多時會「避」這個字,很多時用「天 / 上天」來代替。
5. 位與個:
「位」用於尊稱人家,「個」較平常用於平輩或謙稱。
6. 一字多義,同一義也有不同譯法,有不同效果:
a. 例如vision可譯作抱負,也可譯作遠景,有時也可共用互通,但後者太文皺皺。一般人未必看得懂。
b. master ( You are your own master) – 這字可以指導師,也可指主人。這句在霎哈嘉很常用,但當年錫呂瑪塔吉是指:「你是自己的導師」…… (不要誤譯作主人!)
c. work on somebody -這句在霎哈嘉很常用,意思是give vibration to somebody/ exchange vibration。

其他翻譯心得,請參考:
- 你和英語有個誤會
- It’s a shame. 唔好亂講
- 翻譯討論(劣譯 Vs 和英語有個誤會)

2007/12/08

78.投訴廣東話


近來華東有練習者來郵指出「有人投訴」香港翻譯組的文稿有廣東話的 「問題」。 不管這是雞蛋裡挑骨頭,或有心還是無意誇張失實,今天正好有一篇探討粵語與古漢語的文章給這些人參考。( 【粵語入文漫談http://hk.myblog.yahoo.com/faisaha/article?mid=83&new=1 )

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007/04/15

(61)霎時、霎那、刹那

大家認為這三個詞語有何異同? 半年前霎時衝動,要找找「霎時」這個詞語的資料。今天才有空寫寫。一直覺得,自己用了「霎時」這詞做招牌,若不好好考究一下,真有可能名不正就言不順。

首先,發音方面也有問題存在。在香港的霎哈嘉群體中,其實很多人把粵音的「霎」(sap / 霎東街的霎) 錯讀為sat( 剎)。本來發音準不準對一個修行團體並無大不了。但一個團體自己的招牌還是要搞清楚好。

上面的三個詞語,在字義上,其實「霎那」是別字,我們只會用「剎那」。

剎那解作頃刻、霎時、瞬息、俄頃之意。簡單而言,就是指極短時間。根據《國語辭典》:
『剎那是量詞,是計算時間的單位,為梵語Ksana的音譯 。表示極短的時間。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十二:「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東海揚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

其實上面梵文的羅馬拼音,s和n音標下面都有一點,發音與沒有點的標號實有別。不過,對於我們來說不必考究。

霎時又如何呢?根據《國語辭典》:霎時 是指『一瞬間。三國演義˙第三十回:「一霎時,火燄四起,煙迷太空。」文明小史˙第十一回:「因此愈聚愈眾,一霎時竟聚了好幾百人。」 』

以上資料多得兩位教中文的老師幫助。之後自己回家翻箱倒篋,翻開珍藏的中文參考書,見澤義先生寫的《古今一字師》( 高明出版社1986,香港,第109頁 ) 最有參考價值。全頁引述如下:

霎時與剎時

「霎」,音颯( 國音煞 ),意為短時間。「霎時」表示時間極短,和「一眨眼」意思相同,說明情況突然出現或行為突然發生急遽的變化。如「他的臉霎時變成灰白。」「霎時」也可以寫作「霎時間」和「一霎時」。
「商務」出版、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班編的《現代漢語虛詞例釋》一書說,「霎時」又可以寫作「剎時」,這是很值得商榷的。
「剎」原乃外來詞,譯自梵文,讀若「詫」(粵音字典讀音察,語音應讀煞),指佛教的寺廟,如「古剎」。「剎那」也是直接從梵文音譯過來的,在原文裡它是一個極短的時間單位。「剎那」從佛經進入全民語言以後,表示極短的時間,在行文時也有寫作「一剎那」和「殺那間」的。「剎」後來被借作「煞」的通用字,作「止住」解,如「剎車」。這時它的發音也變成「煞」了。
無論讀若「詫」,或讀若「煞」,「剎」字本身都沒有「短暫」的意思。大小辭書也都沒有「剎時」這樣的詞條。雖然「剎那」和「霎時」近義,但「剎那」是個音譯的外來詞,硬把「剎」字拆出來,去和「時」組合成「剎時」,實乃「無解」!


= = = = = = = = = = = =

小弟也上網試試找,找到這些有趣東西。


字典中 霎 字的解释

[ 汉典網站( 汉 典 Zdic.net )
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9CZdic8E.htm ]

详细字义
霎 shà〈名〉
(1) (从雨,妾声。本义:小雨)
(2) 同本义[light drizzle]
(3) 很短时间;瞬间 [moment]
小街上霎时间沉寂起来。——《梁生宝买稻种》
(4) 又如:霎那间(片刻间);霎时间(极短时间)
(5) [象]∶雨声 [tick]
霎,雨声。——《集韵》
(6) 又连用,多指风雨声。如:霎霎(状声词,形容风雨声)
(7) 用同“闸”。水闸 [sluice]
泾水内旧有石霎,以堰水入 白渠溉田。—— 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词性变化

〈动〉
用同“眨”。眼睛闭上又立刻睁开 [wink]
像对着我们霎眼。——刘复《敲冰》
常用词组
◎ 霎时 shàshí
[in a split second;in a twinkling;in a very short time] 极短的时间,片刻
霎时,人们眼前似乎出现了陈毅同志那叱咤风云的形象。——《黄桥烧饼》
◎ 霎眼 shàyǎn
(1) [wink]∶开闭眼睑
会意地又是咧开嘴笑又是霎眼
(2)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眨眼间
霎眼又是春天了


另外,由香港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成立之 「現代標準漢語與粵語對照資料庫」 [ http://hanyu.chi.cuhk.edu.hk/ ]
粵方言詞部首索引 [http://hanyu.chi.cuhk.edu.hk/radical2.asp?bs=%ABB#top ]之中也找到以下材料。



順便一提,日後要利用網上詞典/ 網站等工具自己查,中文老師提供以下三個網站 ( 網上字典) 參考 :

國語辭典 (台灣)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dict/
國語辭典簡編本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粵語審音配字庫 (香港中文大學)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2006/11/04

(48) 霎時牙痕

霎時牙痕
相應聲道 : http://brissybliss.blogspot.com/2006/10/blog-post_31.html

背景交代 : 話說一代武林奇材,即小師妹 “eb 大俠”,回到彼邦後,自命潛修一載即練成 「華山升龍巨霸」,(http://brissybliss.blogspot.com/2006/08/blog-post.html ) 此後如入仙境,金剛護体,百毒不侵。 小弟羨慕又妒忌,心有不甘,在此發招,看看小師妹是否會被激到七竅生煙棄甲歸田,還是忍唔住氣再大發雌威,發其牙癢功 – 好!等你馬過來──「萬佛朝宗」!

話說武林另一端小師妹近來技癢,發出牙癢功。功力所到之處,人人發作,尤其定力不足者中招後會在嘴部和前額有微振徵狀,血脈短暫失調,雖無性命危險,但人中穴、明堂穴,印堂及百匯穴均會在一或兩支香時間內堵塞或噴黑煙。各路英雄好漢,仁兄仁姐,小心中招。( 版權所有,抄襲者小心下場,米話出招前唔事先警告。:b )

還招者 : 笑俠 edwin [ 新別號愛得瘟 (註) ]

( 註:此乃小弟中招發作,偶然失儀愛噴口水愛到發瘟後江湖朋友俾面的結果 )



霎時牙痕
(之一 )「發牙痕──霎時一Rap


發牙痕,總好過周身痕。
搵人笨,無啦啦口水亂咁噴。
做人,唔知點解會咁,
一時牙痛無喱頭,要無病呻吟。
講嘢真心至會得人心。
無句真,食錯藥咁款會變瘟神,
要小心得罪人。

阿爸教落做人要對得住天地良心,
阿媽只要你做個好人。

要重申,
識你咁耐,唔再係新聞,奇聞,還是要公開你D私隱。
一時失控當你怪力亂神,
時時係咁就影真係幾甘。
你隨口[o翕]有人會當秘笈。
認真,認真,
要奉勸一句,唔好自命有特異功能,
天賦異禀,
還是裝胸作勢扮大長今。

仲以為你讀果間中學叫馬騮飛奔。
慣咗Talking,
talking, talking, Talking,……
talk talk talk……
talk 到無時停,
梗係要時時去見訓導主任。

Hey! man. Shut up and listen!

淑女移咗民,
落地生根,
收心養性談笑風生。
要學戴安娜,聖女貞德,同埋什麼馬丁路德金,
有內涵之人唔會自命高人一等,
只教人含笑領略「沈默是金」。

Hu ! Ha ! Hu ! Ha !

方力申,許冠文,仲有你一班親朋,
個個依起棚牙都幾迷人。
唔好學我言之無物,短話長說癡脷根,好似上錯身,
就當我short咗完全無講過,
就當我條脷失控要發條藤。

愛齋[o翕]愛得發瘟……耶

不過小弟每日三省吾身,做人學曉處處小心。
你手指指,
話我作口孽,
就feedback 我幾勻,
小弟一定會認認真真,
反思,內省,掌嘴,
做人一定唔可以雖無過犯面目可憎
要朝向目標一片丹心。

……「萬佛朝宗」……

老懵懂,今日亂爆一通,發完[o翕]瘋。
暫時收起D牙癢功。
齊齊清下痰,一分鐘。
吐乾吐淨,
然後輕輕鬆鬆,搵周公。

“Hey ! Relax, man !”

放鬆……放鬆……放鬆……








霎時牙痕
(之二 )「eb大俠何許人也


eb= easygoing blog
eb= envied by everybody
eb= ever blessed
eb= eclectic babe
eb= emotionally buffered
eb= everlasting bluesky
eb= endangered babe
eb= elegant babe
eb= eastbound
eb= effortless blessing
eb= eternal bliss
eb= every-bodies’ bon-fire
eb= enlightened being
eb= elephantine blinking
eb= elusion-bluster
eb= embracing the best
eb= elegantly -balanced
eb= edged bionic
eb= editor’s belle
eb= ever beloved
eb= enjoy backseat
eb= elsewhere Brisbane
eb= elevated by-stander
eb= egocentric backfire
eb= Edwin’s backup ( 小生有禮 )
eb= eleven babies (仲唔生足你11胎 ? )

eb= easy blowup
eb= eating bread
eb= empty-bellied
eb= eccentric blur
eb= edified blowpipe
eb= elegant beast (一於要看看莎翁的《馴悍記》才會明白)

2006/09/07

(38) 英文諺語 “It's a breeze”.

“Breeze” 是清風、和風,字典說是指「令人有愉悅感的風」。Cool Breeze 是涼風,Divine Cool Breeze 是上天的涼風,但在SY一般我們會譯成是聖靈的涼風。
昨天從報章學到一句英文諺語 “It’s a breeze”。 你猜是什麼意思。不要照字面解。字面意思只是 “這是一陣風”。假如有人要求你幫他獲得自覺,你可以告訴他: “ It's a breeze” 或說 “It's a breeze for you to have Self-Realization”。其實意思是 “It is a piece of cake” ( 容易啦 )。

想起風,用英語說人家是wind-bag ,不是指他是氣袋,卻是指他誇誇其談、說話囉嗦乏味。說人家long-winded (形容詞),是指他嘮叨,長篇大論的。說人家的發言 “just a load of wind” 不是指他要放風,而是說那只不過是一堆空話 ( windy )。幸好三種都還未至於母親說過的那種 “murmering souls” ( 喃喃終日的靈 ) 的程度。聖經裡也有提及的。對於這類風,真不希望吹來霎哈嘉。「此風不可長也。」

見義妹尤珍娜 (Eugena)做了個新博客,英文域名是 brissybliss.blogspot.com/中文卻叫 「霎哈嘉武林」,很妙。第一部分brissy 你猜是否breezy 的縮寫?應該不是,是Brisbane(布里斯本) 的地道叫法也。

還有兩句:行動前先觀望形勢,要先看看風頭 (即風向 ), “see / find out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收到風聲是 “get / have wind of (something)”。奉勸她一句,在江湖行走,這兩句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