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30

99.印度國歌的電郵

昨天收到來自印度的群發的電郵。發文者是當地有點名氣的yogi,內容是(World’s ‘best’ national anthem)「最近印度國歌"Jana Gana Mana"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最佳國歌,真叫人興奮」云云。小弟直覺感到不妥,上網找到有人剛好批評這是「流言」。雖然這消息令所有印度人和愛好印度文化的人高興,迅速在當地論壇和電郵流傳散播,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網頁沒有半點相關的風聲,「不為所動」。小弟立即回覆發文者要他小心這是惡作劇 (hoax)。今早收到最新回應。原來除了本人,至少另有二人向發文者指出了問題。也引用了著名的踢爆網站的資料。http://www.hoax-slayer.com/best-national-anthem-unesco.shtml



儘管如此,大家仍舊應了解一下這首歌。它的歌詞是來自文豪泰戈爾的詩句。

2008/09/22

98.何只毒奶不應喝

昨天下水練船前隊友們談到近日三聚氰胺事件,一個隊友說:「早在《奶粉醜聞》一書裡就有提三聚氰胺啦。」《奶粉醜聞》是香港綠運先驅周兆祥1983年的作品。是香港「反牛奶運動」的啟蒙作品。

這兩年自己都寫過不少這問題,常說: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但能聽得懂,聽得入耳的人不多。半年前,在書展中看到一本台灣新書《牛奶,謊言與內幕》 (翻譯自法文),內容是我見過最全面的一本,立即買下。當時想,準備隨時送人參考,講多無謂。到這星期毒奶事件爆發,才有時間和心情拿出來閱讀。這兩天讀完三分一,急不及待為有家介紹。這書是為人父母者必看、關心自己健康的人心看、醫護人員必看、教師必看的上等好書。2007年尾出中文版時沒有引起預期的轟動,是華人社會的悲哀。今天毒奶事件出現,可能才是更好時機。
這書從歷史、產品成分、病理學數據、行銷學、政治手段等等不同角度全盤了解牛奶的真相。看後你或許仍會偶爾加點牛奶進飲料作生活調劑,但很可能跟我20年前已開始改變一樣,不會再大口大口的灌,也不會再盲目愚蠢的以為你的寶寶要灌牛奶才會健康。單看幾篇華人撰文推薦的代序已夠你明白自己被人蒙騙多年是多麼可憐可笑。其實,這問題也可幫忙大眾了解現代「行銷術」的威力和可怕之處。對於幫助明瞭好像萬聖夜等如何突然流行等等也有幫助。記住,謊話講一百次就很大機會變成大眾心目中的真理。這就是行銷術的金科玉律,這就是現代假理橫行的原因之一。
今天在大陸一網站看了一位在北京某大乳品業工作過的人爆料看看牛奶是如何真假難分,假多真少,你就明白,牛奶是不折不扣的商品,而且,是黑心企業的禍心。( 自己慢慢看啦:http://bbs.cqzg.cn/thread-661579-1-1.html )
* * * * * * * *
《牛奶,謊言與內幕》
出版: 商周系列: 商周養生館出版日期: 2007/11/01 頁數: 288 國際書號: 9789861249421

希望不要對大家的頭腦心志衝擊過大。(內容介紹全都引自此書中,同時也是網上書店購買網站會引用的)
作者簡介 :蒂埃里.蘇卡(Thierry Souccar)  法國知名科學線記者,《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周刊「健康新知」專欄主編,長期為《科學與未來》(Sciences et Avenir)月刊撰述與健康和營養議題相關的論文,也是「美國營養學院」的會員之一。
譯者簡介: 陳懿禎  靜宜大學英文系畢業,曾經任職幾家法國公司,目前在上海工作。

內容簡介:
牛奶,真的能讓你喝出一身病!沒錯,牛奶能讓你在三十歲達到骨密度的高峰,代價卻是中老年以後骨質多孔的風險!喝牛奶就像替細胞安裝了加速器,它讓你長得高又壯,卻同時加速腫瘤的生長!是誰綁架了你的健康,你還能裝作不知道嗎?這本大爆食品工業內幕的書將會使你大開眼界!作者鎖定農產食品市場區塊最大種類──乳製品,大膽挑戰揭露這個龐大產業試圖隱瞞的內幕。這 本書包含科學證據和國際級的好資料,很難找到漏洞來攻擊作者的論點。在書中將能了解到,由於過量攝取牛奶中生長因子所產生的全部壞處,甚至會看到過量攝取 乳製品可能會讓骨質疏鬆症的病情更嚴重。作者以研究作為支持,披露乳品工業和營養學論述是如何運用一些錯誤的觀念誘導大眾購買越來越多的牛奶。然而,究竟 牛奶的營養價值到底為何?是否真的喝越多越好?這本書也將從正反兩方的研究數據,告訴大家真相。作者意圖不在於告訴大家不要喝牛奶,而是 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牛奶工業的行銷手段,這個強大的牛奶遊說團如何說服官方,創造普遍認為牛奶是營養飲料的迷思。在知道牛奶真相之後,你可以因它的美味選擇 喝它,但絕不要因為是被規定。況且,過量攝取牛奶反而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糖尿病、前列腺癌的機率。這些引發各種疾病的事實,對於必須愛惜身體健康的我 們,也是不得不注意的。本書最後也從最新的科學文獻取材,提出另一種營養配方,讓大家不用猛灌牛奶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和其他文明病。作者對於牛奶工業歷史引人入勝的撰寫,以及對牛奶引發疾病始末的描述,精采好讀,注重健康飲食的你我一定不可錯過!
【各界名醫.鄭重推薦】◎自然醫學博士 王宥驊醫師◎癌症權威、暢銷書作家 姜淑惠醫師◎自然醫學研究會長 江晃榮博士◎腦科權威、抗癌名醫 許達夫醫師◎風車女性健康管理機構董事 莊靜芬醫師◎全球華人防癌長鏈倡導人 梅襄陽醫師


以下是幾篇代序及推薦文章:

我們都中了牛奶信念的毒
亨利.日瓦(Henri Joyeux)──蒙貝利耶醫學院 外科-腫瘤醫學專家
  這本書對大眾健康只有益處!即使作者在開場白時表明這是一本違法書。他是走在時代的前端,這本書包含了科學證據和國際級的好資料,很難找到漏洞來攻擊作者的論點。所以,把書從頭到尾看完吧。昔日牛奶愛用者的作者,在獲得大量的科學知識後,就完全明瞭了。
  衷心期望「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AESA)終將朝著保護消費者而非企業家的方向提出建議。但大量的乳品工業也牽連進來時,我們知道要做到這一點可能比登天還難。
  我們都中了牛奶信念的毒——這裡指的是所有的乳製品。國際性的牛奶遊說團企圖讓所有文明人類有一致的飲食習慣,而在這場全球化效應中,他們極盡所能用一些不實或扭曲的論點,想要創造一個牛奶的民族及龐大的牛奶信仰,例如他們常說:「這是能讓你擁有細緻膚質的優格,另一種讓你苗條……」
  醫界也中了鈣質的毒。有人使他們相信缺少牛奶製品,幾乎不可能維持生命。所有藉著電視、教師、記者,和每天一杯牛奶、一片乳酪和兩罐優格的乳糖教授的集體促銷手法,都是一種欺騙。這個由廣告業創造出來的「科學家」(乳糖教授)說明牛奶不是給小牛,而是給人類喝的!幸好還沒把母奶保留給小牛喝。
  乳糖教授忽略了母奶內含有七種生長因子,可以讓嬰兒的體重在第一年增加五公斤,但至於發展中樞(腦)和周邊(脊髓)神經,在一年中要長好這些組織,真是太天真了。真是胡扯。
  小牛一歲時的體重比起出生時增加了一百五十公斤,因為牛奶中含有三種成長因子:IGF 、TGF和 EGF,可以幫助發展小牛的皮膚、骨骼和肌肉,但是牠的腦子還是跟他出生時一樣呆。
  這本好書應該會非常暢銷,在書中你們會了解到,由於過量攝取牛奶中生長因子所產生的全部壞處:從過重到肥胖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乳癌和前列腺癌罹患率增高、過敏反應、耳鼻喉堵塞、消化性問題,罹患影響神經系統、皮膚、小腸或結腸還有關節的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你們甚至會看到過量攝取乳製品可能會讓骨質疏鬆症的病情更嚴重。
  牛奶內還有雌激素和黃體酮,這是因為擠奶時正值母牛的懷孕期,是血液和牛奶中賀爾蒙分泌量最高的時候。再加上避孕藥或是治療更年期症狀賀爾蒙療法(法國稱為THS),於是賀爾蒙的量威脅著乳房健康。而生長因子導致罹患前列腺癌的男性數量也增加了。在我們的癌症診斷可以看到夫妻雙雙罹癌的例子,太太得到乳癌,先生則是在幾年後得到前列腺癌。
  至今沒有證據支持動物的奶是最好的鈣質來源。人體器官從動物奶類的鈣質吸收率最高為30%到35%,大量攝取新鮮蔬菜或以小火蒸熟的蔬菜可以吸收到的植物性鈣質來源則有兩倍多,達到70%。新鮮沙丁魚、杏仁、新鮮香芹、綠橄欖、蝦、核桃和榛果、蒲公英、水田芥、無花果乾、蛋黃等,這些都是最有機的鈣質來源。我們完全可以在不食用過量乳製品的同時吸收到鈣質。
  當然,也別忘了我們的洛克福乳酪(有機產品含有較高量的鈣質)和有機羊奶小乳酪,它們平均含有兩倍多的重要脂肪酸om?ga-3,是神經系統功能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最後,我們知道多虧了太陽的作用,皮膚製造的維生素D大量參與鈣質吸收和骨化作用的過程。法國南部一點都不缺維生素D!從今天起,我們可以確定沒有重要的科學證據證明為了身體健康我們必須每天攝取三到四份乳製品。所有在公共衛生上經歷的調查也指出相反的結論。不需要再等到新的數據出來,否則就太晚了。回到每天最多一或二份乳製品吧。
  有什麼比傳達公共衛生訊息這件事更困難的?即使在最初證據就已經非常清楚,相關衛生當局還是要花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才下令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而提倡母奶哺乳,這個不需要錢,又能保證嬰兒和母親的健康的方法,很明顯地違背牛奶遊說團的主張。此外這本書提到的歷史部分也非常引人入勝。
送一本給你的醫生,他會把你照顧得更好!

是時候打破牛奶神話了!
文/王宥驊 (自然醫學博士http://blog.pixnet.net/drwang
長期以來牛奶廠商結合了西方醫學以及媒體,創造出了牛奶神話。他們找來了明星和名人來代言,每個人的唇上都長了白亮亮的牛奶鬍子。彷彿是害怕世人不知道牛奶是萬靈丹,提醒大家喝了可以治百病。
姑且不談牛奶商人荷包滿滿,明星名人各個因為高額的代言費笑不攏嘴;西方醫學人士也因為病人喝了牛奶而使的身體更加糟糕,看診開藥更是使他們的收入暴增。然而背後的真相到底有誰知道了呢?大眾的病苦又有誰真正去了解問題的根源了呢?
牛奶是給牛喝的。這在自然醫學內已經是國民生活需知般穩固,如鋼鐵般堅硬的法則。簡單的來說,牛奶裡面的蛋白質跟養分都是專門為了使小牛成長而設計,跟人類一點關係都沒有。也因此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這些不適合人體的蛋白質產生過敏的現象,例如:鼻塞、腹瀉、紅疹、等等。
牛奶裡面也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荷爾蒙、抗生素、感染源、還有化學藥劑等等。 喝多了牛奶容易提高婦科問題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身體毒素的累積。
牛奶因為是產酸性的食物,也因此身體為了中和由蛋白質所產生的酸性,必須損耗身體裡面的鈣質,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的問題。過多的乳製品攝取會讓身體變成酸性,而酸性體質是形成所有疾病和問題的基礎,更會造成身體排毒的問題。比較輕微的會有過敏的症狀,比較嚴重的,則是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疾病,糖尿病,還有腫瘤的形成。
東方人因為體質的不同,有乳糖不耐症的比例跟白種人高出很多,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有這樣的問題。(人類斷奶後沒有辦法分解乳糖更是一個人體不需要攝取奶類的鐵證!)基本上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一喝牛奶就會過敏而且腹瀉,即使牛奶裡面有再豐富的鈣質也都付諸流水了,又怎麼會補充到身子裡呢?
如果喝牛奶可以補充到鈣質的話,試問為什麼美國、英國、瑞典、芬蘭這些在全世界消耗牛奶最多的國家,卻又同時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國家呢?
人體裡面鈣質吸收的過程是很複雜的,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有力的證據指出喝牛奶可以真正的補充到鈣質。其實真正要補充到鈣質還有很多種方法:像是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深綠色葉子的蔬菜、魚類、豆類,適當的運動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的問題。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關於牛奶的謊言了,然而事實的真相卻一直被那些既得利益者想盡了辦法來瞞天過海,為的只是讓自己的銀行存款尾數多加幾個零。更可悲的是號稱為人民健康把關的西醫們也從來沒有真正的去思考過關於牛奶的來龍去脈,只是盲目地崇拜著先人錯誤的結果。
今天很高興有記者蒂埃里.蘇卡先生把血淋淋的真相寫了出來,也感謝商周出版社把這麼一本珍貴的書翻譯成中文,讓全世界的華人有機會能接觸到正確的知識。當大多數的西醫都是盲目的時候,從一個客觀角度的身分,經過詳細追根究柢精神所寫出來的書,這本警鐘想必會在保守的醫學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或許下次去看醫生時,可以送一本《牛奶,謊言與內幕》給他/她。更可以大聲的對牛奶鬍子說不!
如果看完了書,您還是不相信乳製品對人體不好的話,不妨試試看自然醫學的七日牛奶排毒法。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短短的七天內,完全不要攝取到牛奶跟乳製品即可(包含起士、冰淇淋、巧克力、優酪乳……等等)。只要這麼做,大約四公升的黏膜就會從您的腎臟、脾臟、胰臟、還有其他的部位排出。您會發現,身體內部好比做了一場大掃除!大部分的人,只要進行七天牛奶排毒計畫,都可以很快的發現到明顯的不同,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狀態。像是:睡的比較安穩、比較有精神、情緒比較穩定、性慾變強等等。
想想看,挑戰一下自己,只要七天就可以讓自己煥然一新!何樂而不為?您可以仔細的記錄好與不好的過程與變化以做比較。如果您懷疑七天後所感受到的改變,或是認為這只是個巧合。只要您夠勇敢的話,大可以在七天牛奶排毒計畫後開始攝取奶類製品。開個party,點些pizza,享受一下冰淇淋.。在十五個小時內,保證之前身體比較不舒服的狀況都會回來!
所以牛奶到底可不可以喝?請您在七天後告訴我!

不可不知的真相
姜淑惠 (「無著健康之道中心」創辦人)
  約莫十五年前(1992年),我曾發表一篇有關「重建對牛奶攝取之正確認識」,深獲海內外朋友之所好,爾後相繼張貼散播於各網站,引發對牛奶的若干爭議與討論,實為始作俑者。日前突接獲商周出版寄來法國蘇卡先生的新作《牛奶,謊言與內幕》,並且問序於後學。在先睹為快之下,騎乘於他快人快語,書劍江湖之俠義,言為心聲,感佩非常,似也激盪起年少時赤子之懷,欣然應允這個邀稿。雖然已相隔十五年,實在難掩「德不孤,必有鄰」的知遇與欣慰。雖彼此不相識,卻共願以還給牛奶應有的清白與揭示牛奶真相為職志,實屬刻不容緩。蘇卡先生身為專業於科學、營養與健康領域的記者,記者的使命是真相的追尋之旅,他的確竭心盡力地實踐這個角色所應承擔的使命,委實履行真理探索的科學性,真相洞悉的超然性。誠然是一位凡中出奇的記實者,是一介眾醉獨醒的卓絕者。這是觀其文後,我的一點小小感受。
  本書涵蓋三個內容:牛奶研究真相、乳品工業行銷內幕、牛乳與疾病間應當釐清的關係。  有關內幕之揭露,實屬黑箱作業,亦是黑箱外揣測,前者終究逃不出名利二端,為虛名薰心,受厚利誘惑,假科研之外飾,從事不客觀的研究,以扭曲或未造成不實之推論,欺誑普羅大眾,遺害深遠……。對於這部分內容,我客觀以待,不下斷語,留給時間去考驗與真理來檢測。因為天理昭昭,明察秋毫。
  其他有關牛奶的真相研究,則值得大大推薦。其理由不外有四點,謂深、廣、圓、細。我不斷從饒富興致的文字間,觀察到作者靈活使用這四種檢索法來進行資料的收集、歸納、剖析與思辯。時而帶我們上泰山以小天下,用天文望遠鏡來觀歷史潰變下的奶類文明,示之以「廣」。時而蒐集精準周詳的文獻如道行高遠的坎貝爾教授,以畢生深厚的學養,通達透徹的提出牛奶無法防止骨質疏鬆等顛仆不破之論點,示之以「深」且「圓」。析之以「細」者,如一般人對骨質密度的迷失,以為骨質密度低下者,必然有骨質疏鬆。揭示人體微細調節的奧妙,破除僅以數據高低來論斷的粗糙觀察,進而開拓了觀察真相的微調動態平衡觀。又耗費大量篇幅,清楚指出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增加致癌率,會誘發腫瘤生長,會增加新血管的文明病,無不做了深刻且深度的闡釋與舉證。咀嚼消化之間,品味到作者的用心良苦。
  我在臨床看病時,常會遇到疑難雜症,曾有一位二十八歲罹患I期乳癌的小姐,做了切除手術,恐會復發故兼又施行化療。其間有熱心的醫師及營養師不斷叮嚀,應多攝取蛋白質,以免體力衰弱而感染。她遵循醫囑,每天喝2000 c.c.鮮奶當做茶水、吃兩客牛排、兩顆蛋,體重不減反增,氣色極佳,成為病患中的模範生。不料在化療進行三個月時,發現骨頭有多處轉移且已進入末期。她疑惑不解,何以會如此。
  另有一位三十二歲電腦工程師,罹患鼻咽癌II期,接受放療與化療,因為副作用而無法進食,為了維持生命,院方建議補充罐裝高蛋白營養奶,每日服用八瓶,一共用了八個月,不幸地他的腫瘤快速轉移到肺臟及骨頭。他也大惑不解地諮詢於我:「難道這樣攝取牛奶也錯了嗎?」更何況這也是醫師及營養師大力推薦的。欲知真相,請參閱本書。
  一個觀念如嵌入腦中的DNA,可以產生質變與量變,所以一句話的代價是極為可觀的。牛奶的功臣過,如今橫掃一個世紀以上,它可以顛倒是非,愚弄蒼生,亦可以還原真相,藉由適時、適量地攝取而福利大眾,嘉惠生態。您心中有譜了嗎?

食物的一利與一害
文 / 莊靜芬(本文作者為「甲子兒科」院長)
如果拋開人工添加物等非天然的食物元素不談,每一種食物都有它利於人體與害於人體之處,就像我常談的一個概念,「食物有一利必有一害」,換句話說,沒有一種食物是全然有利於所有人,而決定其中的利或害的因素,或許是食物的成分,也或許是食用者的體質、體型、用量等因素,更多時候則是二者互相作用的結果。
就拿菇類食物為例,近年來養生菇的相關餐飲十分盛行,以營養層面來說,菇類食物幾乎不含卡路里,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及多量纖維,可減少膽固醇,降低血壓,同時也因為含有多種的多醣類,能提高體內的免疫機能,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可以說是相當符合現代人健康觀的食材。不過,菇類食物,特別是烹調中經常使用的香菇,乃屬於高普林的食品,如果患有痛風的人是不適合食用,從這個角度,眾所推崇的菇類食物,對高尿酸族群就不見得是有利健康的食物了。
另一個影響食物為利或害的重要因素,跟個人的體型有關,因為不瞭解自己體型而誤食所造成的健康問題常被忽略,由於沒有像「吃香菇會讓痛風加劇」這樣明顯的關聯產生,自然無法察覺原因就在於自己吃了不該吃的食物。例如下腹突出體型的人並不適合吃酸涼的食物,如果剛好嗜吃竹筍、柑橘、檸檬等類食物,身體所反應的結果可能是四肢冰冷,晚上無法入眠或是工作時覺得力不從心,因為沒有特定的症狀產生,也就不容易發現。從這來看,食物本身沒有對錯,所謂的一利一害也只是吃對和吃錯的差別。
還有一個在現代養生風潮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攝取量方面的問題,食物沒有錯,但是如果只因為某種研究發現,或是新的健康觀點,甚至只是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便全然迷信某種食物,造成飲食上的偏食,那反而對人體是一種百害而無一利的負擔了。
以黃豆為例,被名為「田裡的肉」,其豐富的蛋白質是無庸置疑的,近年來更因為研究出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而被譽為可以抗癌及女性更年期的聖品,但是「澳洲新南威爾斯的防癌協會」一項關於黃豆的研究調查卻指出,大豆異黃酮會模仿人體內荷爾蒙的活動,對治癌藥物造成干擾,同時也會模仿男性的雄激素,增加前列腺癌症患者死亡的風險。對於這項研究當然還有不少爭議,不過同樣是黃豆,卻有此天地之別的結果,其利或害的差別在哪裡?答案就在於使用量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豆類製品,像豆腐、豆漿等是有益於人體,但若是大量的服用粹取錠或膠囊類的健康食品,那就可能會造成人體的負擔甚至有害了。
當一種有利健康報導成分經過傳媒放大後,不少人會因此增加攝取的機率和攝取量,同時健康食品的製造商也會開始推出某特別成分的粹取物,於是開始蔚為風潮,對人體的害處也可能從此開始。
本書《牛奶,謊言與內幕》乍看之下就像是為最近反乳類食品的風潮立論,細讀之後發現,作者出書的目的,是對於政府當局主張每人每天攝取三到四份乳製品的政策提出反思,目的只是希望大眾能合理的攝取乳製品(每人每天一份),當中引用大量的各種研究報告,包括牛奶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迷思、牛奶與各種病症包括癌症之間的關係等,可說是引經據典,相當具有閱讀性。

2008/08/25

97. 祥雲來了

若不是經過北京奧運,很多中國人仍不知到有祥雲這個流傳了千年的傳統中國吉祥圖案。對霎哈嘉士來說,這次中國吉祥圖案「突然之間」重新受到全國甚至全球留意,意義非常重大。回想2005年7月第一屆霎哈嘉中國交流會,小弟就曾以【昆達里尼與太極圖及中國文化的連繫】為題,專程準備了一輯幻燈片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用了大量圖像,講的正是這方面東西。目的之一就是要大家把注意力放到傳統文化上面。也是因為,錫呂瑪塔吉曾說過我們要多了解自己的祖國文化。當時祥雲圖案是其中的重點之一。想不到,之後這圖案高調地被用於奧運火炬,而奧運也反使這圖案重新受國人認識。用容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來講,也挺有趣的。是霎哈嘉士的集體注意力令它重生,也因它的重生,其他霎哈嘉士才了解它的意義和重要性。當越來越多霎哈嘉士,甚至世人了能「解讀」這些圖案,太初昆達里尼的力量就能更傳遍大地。這樣,世界的面貌就更不同。

今天就找來一點圖像讓大家分享。有機會見面,或許會提我帶USB記憶體給你看全輯,加上由真人講解,那就更……

本來一直想學會用軟件把這輯powerpoint presentation 轉成視頻格式放上youtube,(還可能中英對照 ) 但一直未能付諸實行。大家等下啦!







祥雲,又叫吉祥雲。想一想,什麼才是吉祥?吉祥與天人合一、長壽、永恆有什麼關係?天又是什麼?長壽又是什麼?祥雲圖案又與回紋圖案、卐字符和昆達里尼又有什麼微妙關係?

2008/08/13

96.錫呂‧瑪塔吉談自我與制約

(講於奧地利維也納 1982.09.26-SDP) 節錄


……就如在東方,人相信人類漂亮的軀體是神創造的,而人類要做的只是創造漂亮的,充滿美感的衣服,增添神創造的美麗,榮耀神創造的美麗,尊重神創造的美麗。這些事情在很多生命的領域,很多人類的活動裡都在發生。若他們能好好地運用他們的智慧,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有人想,需要有降世神祇降臨地球,幫助這些人,指引這些人,令他們平衡,令他們對正法有正確的理解,那麽他們才能保持平衡。但這個「我」每一次都不接受平衡,這個「我」仍然遠離實相,今天也一樣。當我們來到SY,我看到他們不能很快的成長,因為這個「我」,他們有質疑,有疑惑,有問題,……這個︰「我是那一位,我是自由的,為甚麽會這樣?為甚麽會那樣?」你是誰去提問?是誰製造你?你是否自己製造自己?你做了些甚麽成為人類?為甚麽你對神會有這種我執的行為,「神為甚麽創造我們,為甚麽?」你是誰,竟去問甚麽?事情就是這樣,這種質問繼續,這類人對SY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思想制約對我們的個人風格起了很差很大的作用,人類習慣把自己封閉在某個派別裡,無論這派別是否是屬於我們的。首先我們以「我」來封閉自己。「我是甲乙丙」,跟著我們聯成一黨,就像︰「我們是屬於用刀叉的類別。」以同樣方式用刀叉的人可能聯合起來,另一些以另一種方式用刀叉的人也可能聯合起來。你們看看,這種情況持續著,各式各樣人類的荒唐就是這樣聯合起來。……這種聯群結黨是最差勁的,違反大自然的規律。你是獨立的個體,你的外表,你的頭髪顏色,你的眼睛顏色,神就是創造你成為這個模樣。所有你創造的事物都是死的,所有你創造的群黨方法是絶對毫無價值,都是虛構,不真實,沒有參考價值,全都是虛構的。

(Gladys 譯 2008-7、輝校)

2008/08/09

95. 奧運開幕了- 對談兩則

對談之(一)
奧運開幕日正好是香港中心的定期集體聚會日,某內地負責人來電問他們那邊有人會過來,可否提早一天這天就來。
f 小姐:「好,今晚正好有活動吖。」
z 小姐:「吓!還以為今晚奧運開幕你們會沒有活動 !」
f 小姐:「吓 ……」

對談之(二)
活動結束,門口正擠滿正準備離去的人。
d小姐:「嗨!今晚怎會見到你?還以為你會留在家中看電視?」
e先生:「吓!乜你咁諗我ga!」
d小姐:「你係運動健將嘛。梗係以為你關心体育啦!」
e先生:「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 」
.
.

2008/08/08

94.法、理、情三者的關係

寫到第93、94篇,好似係要「搞三搞四」一下至夠攞景兼贈慶.

有感而發,今次要講下d世俗o野,傾痰一刻。

環顧四周,最啱係寫「法、理、情」三者的關係。只講法理、規矩,毫不講情,是為不仁;相反,只講人情,不理法規,就是愚忠、愚考的根本。

如果說sy裡不必有民主這回事,一切依最高單位指示就得,那麼三者又如何平衡? 可參考這篇:【只講法理是為不仁
.
.
.

2008/08/05

93. 印度班加羅爾-清奈之旅

第9次踏足度,前7次都是霎哈嘉的活動,沒想過有這兩次「公務」之旅,帶隊去表演醒獅,機票食宿由邀請單位提供。擺明是上天的恩賜。上次只去班加羅爾 ( Bangalore ),這次去完班加羅爾再去清奈表演一場才回港。 ( Chennai 又譯作欽奈,之前叫 Madras 馬德拉斯 )

上次去班加羅爾,無緣與霎哈嘉的兄弟見面,只在電話談了兩次。這一次行程比上次沒那麼緊迫,在班加羅爾有一天半的空檔,得到兩位霎哈嘉的兄弟帶路,午餐後去了 Jayanagar 的中產新市集 ( 在4th Block Bus Stand 下車 ),比起上次我們只依旅遊資料上自己找到的 MG Road (遊客市集) 和 Commercial Street (及它旁邊的平民市集)更多元化和合口味。除了本人其他團友不是霎哈嘉士,在 Jayanagar 大家仍可以各適其式,買到合意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當地的Sahaja兄弟十分謹慎,晚飯後堅持為我們電召的士,免得坐三輪車有較大風險。

其實出發前一個多星期前班加羅爾受到血腥恐怖襲擊,出發前三天當地的sy兄弟傳來電郵引述官方保安部門發出的恐襲「預警」,指出情報顯示下一個目標正是清奈。兩市都提升了警戒,並建議公眾避免到人多的市集、商場、廟宇等。因自己是領隊,出發前就有了壓力,不是因為自己擔心,霎哈嘉瑜伽士本就不應也不會擔心,而是出發前決定不告知隊員這問題,但隊員家人會怎樣理解?怎樣挑剔考慮不周等等。午餐時當地的sy兄弟也提到這問題,但他們說,有sy兄弟光臨,一定一切安好。結果,整個行程順利,演出成功。

這次行程在個人和SY的意義上還有以下幾方面。在Bangalore,當地的SY兄弟問我其他隊員獲得了自覺沒有,我說還未是時候。但翌日在後台,因有多於一小時的等候時間,隊員中的大師姐主動問我有關冥想的事,很自然的我向大家作了簡介和示範,並以「最簡單」的方式帶領大部分人入靜 ( 注意力於頭頂對上十吋 )。然後一個年青的當地後台工作人員也來搭訕,先是要求我們提供他和女友名字的漢字用作紋身,然後問我有關入靜的方法,並出奇地坦白的說是因為自己有「很多吸煙和喝酒問題」。我就把當地霎哈嘉兄弟的電話告訴了他,鼓勵他,也交流了「有志者事竟成」、「天助自助者」、「路是人行出來的」的心得。又一個迷失的靈等待母親的呼喚。

到了清奈,本來只留大半天,表演後即晚深夜離境;不過,機位爆滿,隊中只有4人可登機,其他人要凌晨三時半乘車回市中心,多留一天,還要晚上乘內陸機回班加羅爾再轉直航機回香港。這又是天意,可多看印度幾眼。

早上大部分團員都不願爬起來,9時許我已到頂樓健身房舒活筋骨 ( 為一星期後的比賽 keep fit),趕及早餐10時正收場。然後獨個兒走到街上找電話。班加羅爾的Abhi為我留下了清奈當地霎哈嘉的兄弟的聯絡電話,但總接不上,這又是天意。看見還有時間才到午餐集合時間,就叫了一個成年團友同到當地較近的平民市集 T.Nagar 逛逛。

下午主辦單位為我們安排了一部小型旅遊車,包車四小時出外午餐連觀光。因為大家都未來過Chennai,終於由小弟提出去 Citi Centre 午餐,再到沙灘 ( 清奈的大沙灘很有名,又近市區 ) 和附近海邊的聖多瑪教堂 (Santhome Basillica)。

在海灘,終買到了老婆叮囑的海螺號角。








聖多瑪教堂是全程最大驚喜 ( 對其他非霎哈嘉士團友來說就不是)。在霎哈嘉瑜伽裡大家都知道多瑪 (St. Thomas) 的重要性。耶穌受難後,多瑪隻身避難逃到印度,就在Chennai一帶弘法傳道。途中寫了《多瑪行傳》。最後,他也在清奈這地方主懷安息。由葡萄牙人建於16世紀的清奈聖多瑪大教堂就是他的聖墓所在。那裡還有一個小型博物館。

取了一些多馬聖墓的小單張回來,有興趣可向本人索閱。 地庫的多馬墓穴
博物館古石雕



多瑪大教堂及聖墓參考 :
http://www.santhomechurch.com/gallery_2.php ;
http://www.santhomebasilica.com/


.
(以上圖片均從網上借用)

.
.

2008/07/30

92. 今天飛 Chennai

一個月前帶隊去班加羅爾 (Bangalore)表演醒獅,機票住宿全免,今天又飛囉。[ 就是第9次踏足天竺國度 ] 這是上天的恩賜,帶著感恩的心上路。不過,種種原因,這次領隊的工作會有更大壓力。這次有了直航,而且先飛班加羅爾表演一場,再轉內陸機往 Chennai 表演多一場。已通知那兒的霎哈嘉兄弟為我們當盲公竹。兩地都是印度五大城市。從前英國佬叫 Chennai 這地方 Madras (馬德拉斯 ),這十年印度地名去英化浪潮下它是最先帶頭回復古名的著名城市之一。

網上找到些中文資料。

Chennai暫譯作欽奈,又叫金奈、清奈……
參考遊記:
1. http://hi.baidu.com/axiong2007/blog/item/79e73238873b4cf6b311c75d.html
2. http://www.yododo.com/area/1-07-01-10601

各路英雄,請呀 !

2008/07/25

91. Give Natural Compassion to Others

Give Natural Compassion to Others


"Our compassion has to flow to others. It's a simple business. In this respect one has to understand that the source cannot flow unless and until it expands the flow of it, like the River Thames. We went to see the place from where it starts. It is a small, little stream from seven streams – little, little, very little, little – we can say trickling down – it has become the River Thames. Supposing it does not widen, that will stop at the beginning only. It cannot come out, it cannot flow. It is not because it is angry or upset, or anything like that, but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its flow only, it cannot flow, what to do?

So that is what it is, that one has to give compassion to others. It should not be formal compassion, or the affected one, but it should be a natural one, very natural, spontaneous feeling from within. It is not an expression of your ego, superego or over sentimentality, but is a kind of an understanding that he is a Sahaja Yogi, you are a Sahaja Yogi, you are brothers. Not the way brothers have been, but a different type of brothers who are spiritual brothers. You are spiritual people."

Shri Mataji 1985-07-28

2008/07/22

90.The Power of Silence as a Guru

The Power of Silence as a Guru

"I am a Guru, I am a Guru, I am not an ordinary person. I am not on the street, I am something special and on the shores of truth, I have to salvage the people who are blind, who are mad, all kinds of things. In the most chaotic conditions this world is today. So at that time a kind of a silence will come within you. When there will be any such crisis, immediately you will become extremely silent. But this is again a state I am telling you. So now, if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makes you upset or makes you unhappy, try to reach that point that axis which is just silence, and this silence will make you really powerful because this silence is not only yours. When you are in that silence you are in the silence of the cosmos, silence of the cosmos. And the silence of the cosmos works for you. You are in connection with that cosmic power we can call it but it's more than that, it is divine power I should say; the Divine power, which is working all the cosmos. So if you just become silent within yourself, know that you are sitting in the kingdom of God. "

Shri Mataji Nirmala Devi, Guru Puja 1992


2008/05/05

(89) 5月5日隨想

(1) 5月5日是陽曆年的第125天(閏年是126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240天。
今天是農曆節氣立夏,農曆以立夏表示夏季的開始。
1818年,德國政治家,哲學家馬克思在這一天出生。
5月5日也曾是天后誕(1983, 2002) 、佛誕 (2006) ;在日本和韓國是兒童節,
在日本正好是黃金週 。
( 取自維基百科網 )


(2) 5月5日出生的命理
以下是隨便從一些命理網站抄來的。
生於5月5日是天生的啟蒙家。
宮位:金牛座14-16 金牛座二
固定的土象:
5月5日出生的人老是覺得自己負有教導、啟發別人的神聖使命,他們也不管自己的境況如何,反正就覺得自己的建議可以讓別活得更好。但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招來別人的白眼,認為他們根本就是愛管閑事﹔不過,那些反彈的人,後來往往會發現他們的建議其實還真有用! 這天出生的人相當有智慧,他們不會把心思花在假設或詭辯上,而是投注在理論和實際思考上﹔而這也正是他們所認知的工作的真義。他們有副固執的牛脾氣,所以犯錯時,很難低頭承認錯誤。事實上根本沒必要如此,因為別人評斷他們會不會成功,其實是根據他們在面臨失敗或挫折時,是否具有重新振作的力量。 這天出生的人先入為主的行為有時會讓朋友和家人感到壓力,而且他們不大容易贊賞他人的獨特風格。所以,這天出生的人應該寬容地對待自己所關心的人,就算他們不太完美、有怪癖,或是有特殊的需要。而且為人父母時,記得也要讓子女感覺到,父母的愛不是因為期待小孩長大能做什么,而是不論子女長大如何改變,都會永遠愛他們。 演講者一定需要聽眾,對5月5日出生的人來說,最悲慘的事就是沒人理他,所以,他們會不計一切地不讓這種情況發生。正因如此,這天出生者中發展較差的人,最后可能變成不把時間花在思考上,反而投注太多的心力的推銷自己。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天出生的人的確對推銷自己蠻有一套的。 啟發別人算是他們一生中最主要的使命了。他們特別喜歡刺激別人,一定要把大家不切實際的幻想打破,這樣他們才安心。不管是要身旁的人從頭到腳徹底改頭換面,或者只是改變他們生活上的小細節,5月5日出生的人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機會的。總之,這些絕不容許自己受到家人、朋友或同事的忽視,要是別人對他們不理不睬,簡直就是要他們的命! 如果有人想霸占他們教育大師和模范楷模的地位,他們肯定會醋勁大發,奮力捍衛。其實,他們不應如此排斥對手,這樣不但斷絕了合作機會,更無法得到別人的支援。要他們培養容人的度量實在很難,特別是對那些行為無趣枯燥的人。不過,反過來說,只要他們覺得別人有進步,不管進步是多么小、多么慢,他們絕對有最大的耐心跟對方慢慢地磨。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5月5日出生的人受到數字5和水星的影響。水星代表的是敏捷的的思緒和變動,也因此倍增他們的智慧力量。金牛座的主宰行星是金星,代表的則是魅力和理想主義,受到數字5所主宰的人,往往喜好冒險,甚至會嘗試賭博、飆車或建立危險關系等方式,所以,和他們做朋友可就要注意了。不過,沖動歸沖動,他們在工作上卻能不懼挫折地勇往直前。
健康
5月5日出生的人應該要好好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作息,讓工作、運動、飲食、性欲、休閑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平衡。他們會沉迷于其中某項事物,而犧牲了其他部分,所以,應該試著將種活動善加安排。5月5日出生的人對于自己用不完的精力總有辦法找到發泄管道,旁人永遠不用擔心他們的熱誠會減退。他們最沒辦法抗拒食物的誘惑,因此要特別注意點心、面包、肉類等高油脂類食物的攝取量,總之,用意志力克制食欲是最好的答案。
建議
試著讓你身邊的人耳根清淨一下。正視自己的問題,你會更有效率。不要害怕承認錯誤。最重要的是,讓別人自己去下結論,就算你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犯下錯誤,也千萬要忍耐,尤其對子女更是如此!
優點
富說服力、洞察力、啟發力。
缺點
專斷、忽略感官、嫉妒心重。
(參考資料 http://www.coolboo.com/big5/love/sep.htm )

2008/03/27

88. 再談08春分及母親大壽

2008-03-27

前文說過今年母親在3月21日的壽辰有特別的意義。今天要補充一下。

今年的春分提前了一天,落在3月20日,即農曆二月十三。剛好那天錫呂.瑪塔吉抵達回到大宅。
之前說:2008年的春分,大家為她祝賀85歲壽辰,是歷來最特別的一次。很多練習者都不知道,這一天也剛好是印度的灑紅節 (Holi Festival / Raas Leela),也剛好是穆罕默德的壽辰 (Milid –Un – Nabi),也少有的正好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幾天節期的第一天,即基督被釘十字架的受難紀念日 (Good Friday)。

今天也要補充,今年的春分,也正好是印度的Parsi 社區的新年 (Narous)。Parsi人是1000年前從波斯 (今伊朗)移居到印巴地區的拜火教徒(Zoroastrian) 後裔。對很多回教國家來說這天也是新年,以紀念伊斯蘭在伊朗和各地根基得以鞏固。這天在中東的黎巴嫩和約旦也是母親節。對猶太人來說這天是普珥節 (Purim又叫普陵節),以紀念舊約聖經《以斯帖記》所記載祖先在古波斯避過種族清洗厄運的事跡。 (參考維基百科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9%AE%E7%8F%A5%E7%AF%80&variant=zh-hant )。對泰國人來說,這天是Magha Puja,以紀念佛祖收納第一批弟子。

所以,有學者說,今年3月21日,全球一半人因不同理由而慶祝,由3月20日至21日這兩天內,全球14個重要教派裡,共有20個節慶假期,己經是史無前例。如果單單看看哪年的3月21日一天內有基督受難日、猶太人普珥節、穆聖壽辰及波斯及回教國家新年(Narous)四個大節日落在同一天,未計灑紅節和Magha Puja,也已經是史無前例。
(參考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723811,00.html )

加拿大練習者 Ioanna 的電郵也指出,在墨西哥,500年前土著祖先曾預言過,只要8000神鼓能同時和諧地敲响,就能製造巨大神力,能治好大地之母的創傷,天地交泰,而且神聖的「新文化」將要降臨,喚醒全人類,帶來全人類的和諧和大團結。

這幾年就有非霎哈嘉的土著後人發起,在2004年直至2012年的關鍵期,第6個太陽出現之期,即母性力量來臨之時, 以此傳統傳說為起點,每年春分正午時分以8000人打鼓來成就這預言,為這個千瘡百孔,瀕臨自毀的地球祈福、祝禱。
(參考 http://nativeamerican.meetup.com/110/boards/thread/4305536 ) (http://www.universidadindigena.org/uii/id70.html )

今天在維基百科網查一查,發現每年公歷3月21日正好是全年第80天 ,如果是潤年就是第81天。今年剛好是潤年,母親的神聖秘碼又有啟示。

Jay Shri Mataji

2008/03/21

87.又到春分– 母親85歲大壽有感




2008-03-21

春分,對採用陰曆的中國人來說,有很特別的意義。春分之日,太陽從南半球重回北回歸線的途中,陽氣與陰氣準備更替時,達到陰陽最平衡的時刻。從前皇帝要在春分之日,必戴上九龍帽子祭天。過了這一天,陽氣比陰氣盛,光明比黑暗長。

在霎哈嘉裡面,我們知道「錫呂.瑪塔吉.涅瑪拉.德維( Shri Mataji Nirmala Devi ) 是印度人。她生於1923年3月21日正午時分,時值春分。誕生地是印度中央一個位於北回歸線上叫Chindwara ( 錢得瓦拉 )的山城。該城位於馬哈拉斯特拉邦 (State of Maharastra) ,一個曾有多個聖人出生的地方。因出生時全身潔白可人,家人便為她取名字叫"Nirmala"(涅瑪拉),義即純潔無瑕。」

今天,2008年的春分,大家為她祝賀85歲壽辰,是歷來最特別的一次。很多練習者都不知道,這一天也剛好是印度的灑紅節 (Holi Festival / Raas Leela),也剛好是穆罕默德的壽辰 (Milid –Un – Nabi),也少有的正好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幾天節期的第一天,即基督被釘十字架的受難紀念日 (Good Friday)。

今年另一個特別是,經過38年發展,霎哈喜瑜伽士終於可以第一次在錢得瓦拉,錫呂.瑪塔吉的出生大宅裡面,有她在場的,為她正式慶祝生日。

多年來她在錢得瓦拉的出生大宅仍一直落入外人之手,幾年前全球霎哈嘉士發起籌款,結果把它贖回。去年才第一次在大宅裡舉行了一次壽辰祭典。今年在她85歲壽辰之日,她親自重回舊居,接受大家祝賀。

也要一提,錢得瓦拉不僅位於北回歸線上,也與聖城麥加同一緯度。

今年3月21日鍚呂瑪塔吉的85歲壽辰,當天香港、台灣、北京、上海、日本、歐洲、澳洲等地將同步公演一齣專業拍攝的紀錄片《自由與解放》,向這位自由戰士致敬。本片除了由她現身說法外,也訪問多位她身邊的人,包括丈夫和兩位女兒,幾位門生等,一同穿梭時空,細述有關的歷史和遠景。

幾天前收到印度經習者Rabi的電郵,他呼籲大家集体地在這吉祥的日子裡在心裡誠心默禱,祈求那6個毒害我們心靈的敵人 ( Lust 色慾、 Greed 貪婪、 Anger 憤怒、 Illusion 幻象、 Jealousy 妒嫉 、 Temptations 試探 ) 從我們心裡得到消除。

也想起,幾年前在印度一次耶誕普祭中,CP爵士向在場各人說,送給錫呂.瑪塔吉的最好禮物,是創造70個7百萬霎哈嘉瑜伽士。

也想起幾年前,大家談論到籌款贖回錢得瓦拉大宅時,有位西方練習者在電郵中說,基督教有伯利恆,佛教有藍毗尼園,伊斯蘭有麥加等等聖地,錢得瓦拉就我們的聖地。

Jay Shri Mataji !

Edwin




(圖 錢得瓦拉大宅 http://www.chhindwara.org/ )

2008/03/17

86.一點翻譯心得

在霎哈嘉裡面參與翻譯的人多了,漸漸有些人想加入,有時不想潑冷水,曾經為人改正手稿,慨嘆很多人沒有自知之明,改無可改。不過,又難以開口。
有時很想把一些心得分享一下,以免其他人即使英文水平ok也會一時不慎,誤中地雷。中國人跟西方人的用字習慣和文化不同,不能一成不變,對號入座的見字照翻譯。另外以下有些不是錯誤,但面對廣大全國同胞時,大家方便,改個說法會令人更明白。歡迎大家提供其他意見。

1. 便 / 就 :在北方,雖然兩者是通用,但以「就」為常用,「便」字有點別扭。但香港的中文老師沒有講這問題。
2. 「的」字可刪減就刪減:
常言道,可免則免,修辭也一樣。「他拿起一支紅色的鉛筆」,「的」字應省去。
3. 他的 / 你的 / 我的可免則免:
英文他的 / 你的 / 我的很常見,也故作清楚交代,免混淆。中文呢?中國人和中文含蓄得多,很多時可以不說出口的就不說出口,用暗示、意會的方式或在上文下理已交代,imply,不必累贅。除非特別原因,中文不會說「我向我的媽媽xxx」只會說「我向媽媽xx」。
4. god (神)︰又係呢句,中國人和中文含蓄得多。中文很多時會「避」這個字,很多時用「天 / 上天」來代替。
5. 位與個:
「位」用於尊稱人家,「個」較平常用於平輩或謙稱。
6. 一字多義,同一義也有不同譯法,有不同效果:
a. 例如vision可譯作抱負,也可譯作遠景,有時也可共用互通,但後者太文皺皺。一般人未必看得懂。
b. master ( You are your own master) – 這字可以指導師,也可指主人。這句在霎哈嘉很常用,但當年錫呂瑪塔吉是指:「你是自己的導師」…… (不要誤譯作主人!)
c. work on somebody -這句在霎哈嘉很常用,意思是give vibration to somebody/ exchange vibration。

其他翻譯心得,請參考:
- 你和英語有個誤會
- It’s a shame. 唔好亂講
- 翻譯討論(劣譯 Vs 和英語有個誤會)

2008/03/10

85.免費電影-自由與解放








21-3-2008 (Friday) 8pm Shatin Town Hall - Chinese subtitle
(下載海報 download Chinese poster )
 
3月21日(星期五)是鍚呂瑪塔吉的85歲壽辰,就讓我們以這齣專業拍攝的紀錄片向這位自由戰士致敬。鍚呂瑪塔吉心目中的自由與解放,目光遠大,超越時空。由她父母親參與甘地反英獨立運動開始,她就著眼全人類從內在更深層的從人性的枷鎖中帶來自由與解放的使命上。本片除了由她現身說法外,也訪問多位她身邊的人,包括丈夫和兩位女兒,幾位門生等,一同穿梭時空,細述有關的歷史和遠景。很多畫面都是近來拍攝,首度公開。
本片已配上中文字幕(繁体及簡体版本)各地華人霎哈嘉羣体有意取用此電影DVD,請立即來電與香港練習者安排。當天香港、台灣、北京、上海等地將同步公演。
(當天為復活節香港公眾假期)
有關該電影網上試看,請到http://www.nirmaladevi-film.de/ 瀏覽。
英文簡介 English introduction:: http://www.freemeditation.com/freedom/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更多試看片段 more preview clip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6574xJpxtU (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iLnA-RyAg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HXj_anxw0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Sfb2nEQw3Y

 
霎哈嘉瑜伽(香港)生命永恆基金會仍香港政府註冊之慈善團體
http://www.sahajayoga.org.hk/

2008/03/02

84.連鎖信與交友網


近來有練習者傳來一封印度經文的連鎖信,還廣發予多人,說你要在5分鍾內傳給5個人就能得到祝福之類。小弟無興趣理會,覺得很無聊。不是所有由印度來的都一定是好東西,這是基本common sence。都係Eric忍唔住,回信教訓一下。

這幾星期還不斷收到sms, fanbox 和hi5之類交友網站發過來的「xx向你提出問題」或「邀請你入會」的電郵,有些人「似乎」認識,有些真唔知佢係乜水。易地而處,沒有先來個電話或電郵,無端白事有人要你入會,還要登入一個你唔知係乜東東的網站,俾你都唔制啦。分分鐘踩地雷,被人套取資料或公開個人資料在網上揚晒出來。就算大家本已認識,為什麼不先通知一聲要玩什麼遊戲。算我很out,唔識呢D咁in 的東西。

這些網站,很可能有些是與facebook 同類的。但只看其好處,不理潛在缺點和危險,是否……不想自己 too simple, too naive。


2008/01/19

83.酥油淺談

一直有人問酥油是什麼?哪裡可以買到?近來有人談論它是否就是「起酥油」?以下是一些心得可作參考。

基本上,酥油跟起酥油是兩碼子事。好像薑粉不同於黃薑粉,白紙不同於白紙盒一樣。

香港大部分印度與尼泊爾商店都有,20至40港元一小罐,很多時是罐頭形式出售。也有膠瓶裝的。酥油是黃色的,但不能叫黃油,因為有時黃油是指牛油。酥油英文是 ghee ( 音譯 ),是牛油經淨化 (精煉 ) 後留下來的油脂。所以有時英文產品包裝上寫成是 “Clarified Butter” 或 purified butter。很多時牛油與酥油可以作為對方的代替品就是這個原因。在印度文化裡,葯、食和宗教範疇中都見到它。自從吠陀時代開始,酥油已被廣泛提及和使用。

酥油的製造方法是很低科技的,先把凝結的牛油以人手攪動令乳清 (whey )流出,(有時先將牛乳輕度發酵,或省去這攪動部分) 再不斷以文火加熱令水份和部分雜質蒸發。直至有白泡沫浮於頂部,停火,過濾除去浮面的雜貨,自然冷下來凝結的就是酥油。因為提煉後雜質較少,在印度炎熱地區能保存較久,只要用器皿密封,防止受潮和氧化即可。基本上不同動物的奶都可製作酥油,如北非的埃及,中非的馬賽人及和亞洲的青藏地區都有類似的東西;但對印度人來說,只有乳牛的牛油造出來的酥油才是神聖的,可用於祭祀。

至於現代才出現的植物或動物起酥油 ( Shortening ),卻是以較高科技造出來的。它又叫食用氫化油。根據中國糧食部行業標準,「起酥油是指動、植物油脂的食用氫化油、高級精製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經過速冷捏和製造的固狀油脂,或不經速冷捏和製造的固狀、半固體狀或流動狀的具有良好起酥性能的油脂製品。」它俗稱白乳油、化學豬油等。一般由大豆油、粟米油、棉花籽油或棕櫚油等經過氫化而成,呈白色或淡黃固體狀,無味,適合配製酥皮、餅乾、蛋糕、植脂奶油忌廉等,亦可作炸油用,但包含大量現代人聞之色變的反式脂肪 (trans-fat)。根據美國農業部營養素資料庫的資料,每 100 克烘焙用的植物起酥油可含高達 40 克反式脂肪。為配合市場需要,近年市面上亦有不含反式脂肪的植物起酥油。

參考:

酥油
- 酥油 (印度) – 中文維基百科網Wikipedia
- http://en.wikipedia.org/wiki/Ghee (英文維基百科網)
- http://webexhibits.org/butter/clarified.html
-http://www.ayurveda.com/online%20resource/ghee_recipe.htm

起酥油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news/press_releases/p36403.html (香港消委會 )
http://www.vegetarian.v-win.com.hk/11/11-08.htm
http://www.yzm930.net/zl/gb4-25.htm
= = = = = = =
後記 (2008.2.19):
網上搜查一下「酥油」,發現在「雅虎知識」之中連最佳答案都寫成酥油=起酥油,英文是shortening云云。唉!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即使以知識廣博自居的網站或社群,都無法避免以訛傳訛,無形中散佈知識的毒草。只要有一個人 ( 這次是一個教烹飪的所謂老師 )先錯誤地「以為」起酥油這名稱可簡化為酥油,其他人就會你抄我抄,左貼右貼。結果,網民習非成是,習非勝是。

2008/01/16

82.六祖慧能傳

少年時與母親回鄉到廣東新興,她告訴我六祖慧能也來自新興;也跟親友到過與六祖有關的寺廟一遊,已有少許肅然起敬之感。六幾年前再跟她回鄉,她再提到惠能,我就立即在那兒市內書店走一趟,一找就找到一本中英對照的《六祖慧能大師畫傳》(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0 ),回程時在船上看了大半。我非佛教徒,但六祖慧能的事跡很令人感動,且充滿生命的智慧的啟發。回港後再託人再買,也在香港找到,介紹給其他人,包括外籍的霎哈嘉兄弟,很多人都有同感。

為何一個目不識丁的窮小子,不但能以一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偈語留名萬世,而且能以此擊敗當時繼承禪宗第六代祖師衣缽的大熱門人選神秀?這是佛教門外漢、或對修行初入門者對了解何謂修行、求道、何謂明師的上佳參考資料。有一點補充,伊斯蘭教的開山祖師穆罕默德,耶穌自己和他的入室第子等聖人很多都是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草根階層。

因從前新興受肇慶市所管轄,上月到廣東肇慶參加比賽有機會作旅遊,導遊小姐也提到六祖慧能,又勾起對六祖慧能大師的思念。

十多年前香港的爾冬昇導演拍過一部【達摩祖師】,講的就是從天竺來華,並在少林寺開創禪宗的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 (Buddidarma)。想不到原來台灣有也人拍過一部一個半小時的【六祖慧能大師傳】。現在這電影可以在網上免費看了。不過,論戲味、知名度和水準,都有點不及【達摩祖師】。好!去片:

上集




下集


有關六祖慧能的事跡,可參考:
1. “六祖慧能是文盲嗎?” - 香港佛教512期( 香港佛教聯合會)
2. “禪偈品旨”( 蔡日新撰) 香港佛教480期
3. .“六祖壇經目錄” (蔡志忠漫畫系列資料庫‧台灣 ) http://dbnet.ncl.edu.tw/tsaiani/SIX/six-02.htm (有動漫畫10分鍾)

2008/01/13

81. 神話?神的話?

近來很多人說久違了神話故事,很久沒有人講了,想多聽一點。今天就開個神話學堂,先來講下有關的「基本功」。我們要先打好理論和理解的基礎,否則再好的材料,珠玉在前也只會令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斷章取義,摸不著頭腦;有些人卻可能會盲目的抗拒或盲目的接受,囫圇吞棗,消化不良,不明所以。
來到霎哈嘉之前,小弟沒有把太多注意到中外各地的神話故事,在玄學方面也涉獵不多。來到霎哈嘉之後,錫呂瑪塔吉也只是點到即止。不過,跟很多人的經驗一樣,得到自覺之後,加上母親的大小開示,才能更明白各地的神話、宗教、哲學、醫學、養生、道德、聖賢和玄學等各範疇的真義;也能更明白祖國傳統文化的可貴。

幾年前曾在圖書館裡翻閱一些研究神話理論的書,很失望,看罷序言已不想看下去。很多學者對待神話故事的態度是:神話只不過是原始社會的先民在長時間跟大自然接觸和交往,不斷探索大地面貌時的一些總結,又或是以故事抒來發一下自己對大自然和宇宙的看法和情懷。而且,他們普遍認為很多故事都不是由一個人寫成,是一點一點的積累,慢慢改寫修飾而成。雖然學者們會較普通人更仔細的把神話故事 (myth) 和傳說 (legend) 分開來討論,但不難發現,學者們仍是不自禁地以傳說的角度去理解神話故事。這是筆者不拘同的。神話故事應該是上天真理的 fossilization (化石模式 ),讓千萬年後人人仍能從化石之中平等地窺見上天的面貌和意旨。只要有緣,我們不必任何中介人為我們傳話,給他們壟斷來自上天的知識,尤其是印度的神話。

與其要問神話故事的來源,不如先問:為什麼要有神話故事?它的作用是什麼?

所有廣泛地受印度人膜拜的主要神祇,都(一)曾在遠古的神話和宗教古經典裡出現過,而且(二)至今仍廣為傳誦。其廣泛的程度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這兩點都是世界各地的神話與印度神話之間最明顯差別的地方。

要明白印度這個靈性之鄉的文化和宗教哲學,我們不得不瞭解其神話。來到霎哈嘉, 越來越發覺,所謂「神話」故事,有些是「神的話」,有些是仙人指路或「天啟」,由修行者寫成,有些記載了大量神話故事和經文的印度古老典籍更相傳是仙人 (例如廣博仙人、蟻蛭仙人 ) 所寫。為什麼他們要把故事寫下來呢?

回看印度歷史,古時印度出現過種性制度 (caste system ),即我們現在指的階級制度。四大種性包括婆羅門 ( 即祭司及其後人 )、皇族貴冑與武士、平民和賤民。這種階級思想到今天仍是陰魂不散。古時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都出現過巫師或祭司之類的一群特殊階層。印度也不例外。原本因為他們有特異功能,懂得與大自然的神明溝通,漸漸的,人要跟上天和神明溝通,他們就是唯一可選的中介者。可惜,權力使人腐化。他們位高權重,還壟斷學習和使用梵文的權利。梵文是印度各大古老經典所用的語言,也被視為上天的語言。黎民百姓不懂梵文,沒有資格學梵文,上天的知識也就由一小撮特殊階級壟斷,人要找尋跟上天合一的知識和法門也就給這些祭司、中介者壟斷。試想,這情況上天喜歡嗎?認可嗎?

天無絕人之路。上天就是利用神話故事,讓人人都可以完全平等地瞭解祂各個面相、接近祂的真理。人人可以傳誦,不分貴賤。來到霎哈嘉的感覺是,神話故事也能以有趣和隱昧的方式,等待我們這些有緣的人、有心的人能在「黃金時代」和「揭露的年代」,在覺醒開悟的狀態下更深入的窺見上天的意旨;它也向我們揭示了三脈七輪、「天人合一」、正道正法、修行和霎哈嘉文化的真義。例如,看看象頭神格涅沙受創造的神話故事,它幾乎把根輪的顏色、花瓣數目、特徵、力量和相對大自然元素等等全都啟示了。又例如,看完印度兄妹節和喉輪特質的資料,再看關於神祇克里希納的故事,自有另一番體會。

小弟一直都建議大家多看印度神話。可以自己在書店找,過去幾年坊間簡体字版的選擇越來越多。不過要小心挑選,讀時也要保持明辨力。有兩點要交代一下。一、因為歷史原因,有些故事細節在流傳的過程中曾被人故意篡改或曲解,尤其中古時代印度出現過一些密派方術 (美其名叫 tantric譚催瑜珈,今天密宗的男女雙修邪門就是多得他們的誤導 ) ,大力渲染天神的風流韻事。二、很多新翻譯都是某教派門人所譯,不少是從旗下的英文本再譯出,書的結尾也有其宗師肖像。很明顯這些資料會有故意的偏倚和不純粹的知識。

小弟鄭重推荐我國一代梵文泰斗,被視為國寶的季羨林老先生的各個譯著,包括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 ( 有關羅摩王子與猴神的故事 ) 與摩訶婆羅多 ( 大戰書 ),還有北京大學梵文教授張保胜先生直接從梵文譯出的 《薄伽梵歌》。如果要一本書就包括多位神祇,有英國作家 V. 艾思斯著 (孫士海等譯 ) 的《印度神話》(經濟日報出版社‧北京‧2001)。她雖是英國人,但那是她結合多年的研究寫成的,有二百多頁,平裝,是綜合性的入門書,仍很有參考價值。

= = = = = = =
參考: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訂購: 1 , 2 , 3. 簡介/ 書評 : 1 , 2,
《摩訶婆羅多》訂購/ 簡介: 1, 2,
人民網-文化-【文化人物】季羨林 ( 傳記 2005.8.5)
印度神話 http://angelcity.idv.tw/world/india.htm
獅子吼站精華區- 印度神話小考
印度人的異性結義 -- 兄妹節 (Raksha Bandhan)

本blog (無極而太極 -http://sahaj-fai.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html )

2008/01/07

80. 深圳交流新体會- 何謂交流、溝通

(1) 深圳的元旦交流會順利完成,想講一些新体驗。有些事情要講很多遍,重複又重複,其他人才會明白領會,或是聽得進耳朵;不過,有些話若果說了,反會產生誤會;有些事若果不說清楚,却又更加有誤會。

想起 Simon & Garfunkel 在70年代在名片「畢業生」裡唱的名曲 “The Sound of Silence” ( 寧靜的聲音 ),裡面有兩句話充滿哲理: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人們在聽但聽而不聞 )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人們在講卻言之無物)

表面上Hear 與 Listen都解作聽, Talk 與Speak都解作說話;不過, “listen” 才是指用心用意的聽,聽得入腦的那種「聆聽」。Talk 是講,可以是隨便吹吹水發牙痕;但 “speak” 才是言之有物,由衷的說話那種「發言」。

與人溝通,如果對方總是 hear 和 talk 的那種,那就真無癮。

(2) 最後一天離營,還是選擇與去年一樣,跟深圳群體留後,收拾會場,也多留一晚在中心,爭取機會跟還未踏上歸途的外省練習者交流。不同的是,晚飯時發現,去年同一場合,留下來一同晚飯的有一圍檯,今年是兩圍坐得滿滿的,也許明年……
晚上陸續有人離開,其他人還是很享受這種難得的聚首,然後一同泡足入靜,12時半才睡覺。小弟就在早上5:15起床,一早坐的士到關口過關回港上班。
離開了交流會營地,大家才有更多更深的交流這是好幾次的經驗

(3)有人參加過四次國內交流會,都聽到一些人投訴食住安排總優待一些香港人,且跟香港人談話機會不多,就姑且說出來大家談談有什麼可以改善。分享時大家都覺得,那是溝通和注意力的問題,也是角度的問題。有些人有這種想法,雖然可以說是他的個人問題,不過,主辦者也可能要負點責任。
想起幾次印度之旅,十多年前,第一、二次時參加格納帕提普蕾的活動時,一些當地和西方的負責人曾公開的用揚聲器提醒我們:我們這些外國人會跟印度人住在不同的營房或大帳篷 ( 50至100人那種 ),吃飯的帳棚和某些廁所也是分開的。其實原因有二。一、印度人作為東道主,要讓遠道而來的客人優先享用最好的設施,這是出於禮貌和一盡地主之誼的厚度,更是出於對弟兄姊妹的愛。二、印度人的生活習慣和對清潔的承受能力 ( 尤其是清水 ) 跟我們很不一樣,用餐方式也有點不同。(其實現場感覺,還有第三個理由,就是保安。) 所以前輩向我們忠告說,作為外來人,享用優惠時不要自視高人一等,本地人也不要自視低人一等。這就是把事情說明清楚的重要。可是後來參加印度之旅,好像越來越沒有人再提及這些不大不小的細節了。

這次深圳活動,現場一些人住在戶外拓展訓練中心檔次的青年訓練營,另一些香港和國內一級城市的練習者却可以入住三星級酒店。剛好最後一天早上前者自來水出了問題,令很多人不便;如果不說明清楚是因為前者跟本不夠房間才不得不分成兩批訂房,的確很易引起誤會。而且,照小弟所知,有些人,尤其是越來越多香港練習者,會領會到要帶著既感恩又靜觀的心態去享受活動,也可能參加慣了聚會,也不想帶著一顆激情的心來練霎哈嘉和參加霎哈嘉的活動,就會表現得淡淡然的,就被國內一些帶著很大期望「交流」和學習的練習者以為是故作冷淡。不過,小弟也同意,如果有誤會,雙方都有責任

是否應把不同集体的人編配同一房間的間題,不是人人願意,主辦者也不會知道誰願意誰不願意,會很為難。兩年半前,即第一屆在廣州蓮花山舉行的全國交流會,小弟已公開呼籲過,每一次用餐時,應坐在不認識的人旁邊。之後好像沒有人再提。